-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家电产品结构设计
课程大纲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二.压铸件设计三.钣金件设计四.塑胶件设计
一、结构设计知识简述随着电子技术的使用范围的推广,灯具的功能、体积、重量、动转可靠性以及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等诸多问题被纳入到结构设计的范畴,使灯具的结构设计逐步成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技术,未来的灯具在光学设计、热学设计、安全设计、机械设计与工艺设计的科学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各种专业软件的算法已经应用到或是即将应用到配光设计技术、温度模拟分布、热流模型的建立等方面,特别是灯具系统化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纯机械技术和工艺失去意义,现有的结构设计方法也面临着新的变革。目前,灯具的结构设计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整机组装结构设计2、热设计3、电磁兼容性设计4、结构静力计算与动态参数设计5、防腐蚀设计6、连接设计7、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设计)综合上述,结构设计(灯具)现已包含着相当广泛的技术内容,其范围涉及到力学、机械学、材料学、热学、电学、化学、光学、美学、环境学等,本讲义不想涉入到上述的具体内容中去,而是配合上述过程问题讲述各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结构的工艺性设计:压铸件工艺性设计、钣金件工艺性设计、塑胶件工艺性设计等。
二、压铸件设计1、术语和定语流痕:指铸件表面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且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纹路。冷隔:指铸件表面有与周边熔接不良的小块。铬化:指铸件与铬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在铸件表面形成一层薄的铬酸盐膜。欠铸:指铸件成形不饱满。网状毛刺:压铸件表面上有网状发丝一样凸起或凹陷的痕迹。溢流口:指金属液冷却凝固时为补偿金属收缩所设置的穴。2、铸件设计及工艺2.1、选材铝合金压铸件的常用材料有:日本工业标准牌号ADC1,ADC3,ADC10,和ADC12;美国工业标准牌号:A360和A380;我国标准:YL102,YL104,YL112和YL113,对于我司来讲,压铸件的选材统一要求为ADC12,珠三角压铸厂商常用材料为ADC10,ADC12和A380.以上几种材料的成份和力学性能见表1
二、压铸件设计1材料成份和力学性能2.2、壁厚壁厚设计以均匀为佳,不均易产生缩孔和裂纹,易引起零件变形,同时会影响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壁厚很厚的铸件内部易产生缩孔,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大形铝合金,其壁厚不宜超过6mm,因壁厚增加,其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明显下降,因此推荐壁厚如表2。对外侧边缘壁厚,为保证良好的压铸成形,壁厚s=1/4h,且s=1.5mm,s为边缘壁厚,h为边缘壁的高度,如下图所示。合金牌号Si(%)Cu(%)Mg(%)Fe(%)Al抗拉强度(MPa)耐力(MPa)延伸率(%)硬度(HB)ADC107.5-9.52-40.31.3余量2411571.573.6ADC129.6-121.5-3.50.31.3余量2281541.474.1A3807.5-9.53-40.11.3余量2451.674
二、压铸件设计压铸件最小壁厚和正常壁厚例:壁厚设计-990801-89灯头壳-GF-A-C版 壁的单面面积axb(cm2)=2525~100100~500500最小壁厚(mm)0.81.21.82.5正常壁厚(mm)2.02.53.04.0
二、压铸件设计2.3、加强筋设计筋的目的是增加零件的强度和刚性,避免因单纯依靠加大壁厚而引起的气孔,裂纹和收缩缺陷,同时能使金属流路顺畅,改善压铸的工艺性.筋高不超过15倍壁厚,最大筋宽不超过1.5倍壁厚,对筋高30mm以下,拔模斜度不小于3°,筋高30mm以上,拔模斜度不小于2°(通常在我司为节省成本,减轻重量,拔摸斜度一般都放得很小,一般情拔1°,高筋高30mm以上的拔2度,对于批量不大的产品应该也不会有很大问题),在特殊情况下加强筋端面的拔模度可设为0.5°。例:特殊情况下加强筋的运用2.4、圆角圆角设计可使金属液流畅,气体易排出,有利于铸件成形,并能避免因锐角致使零件和模具产生裂纹,有利于提高模具寿命,因此对过渡处应避免锐角设计,圆角半径以取最大为原则,一般取值如下:对相等壁厚:1/2h=r=h对不等壁厚:1/4(h1+h2)=r=1/2(h1+h2)r为内圆角半径,h、h1和h2为壁厚
二、压铸件设计2.5、拔模斜度拔模斜度的大小与零件的结构、高度、壁厚及表面粗糙度有关,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取大值,有利于脱模。非圆形内侧壁的拔模斜度如下表,外侧取表下表值的一半。2.6、相邻距离尽量避免窄且深的凹穴设计,以免对应模具处出现窄而高的凸台,因受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T258-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VIP
- 电缆管施工方案.docx
- 凿岩台车、潜孔钻司机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doc VIP
- 地理丨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及答案.doc VIP
- JMP入门与提高学习资料.pptx VIP
- CJJT257-2017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基础信息数据标准.docx VIP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华东师范大学).docx VIP
- 分离工程绪论培训课件.ppt VIP
- 阅读理解之七选五五种考法(讲案)解析版-2024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pdf VIP
- 大厦写字楼招商部流程管理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