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七章糖蜜发酵生产味精;2、发展情况
发酵法生产味精于4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1957年,日本协和发酵公司采用直接发酵法生产味精。世界产量76%在亚洲(主要是日本、中国),20%在欧美。
70年代未出现了以甜菜糖蜜为原料(哈尔滨糖厂),80年代用甘蔗糖蜜为原料生产味精,试产成功。之后,福建和广东还引进国外技术,建造甘蔗糖蜜味精厂,使味精生产在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方面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第二节谷氨酸发酵机理;二、谷氨酸发酵机理
谷氨酸生产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
第二步,丙酮酸转化为α-酮戊二酸;
第三步,α-酮戊二酸通过还原性氨基化(加氨)合成谷氨酸。
详见97~98页。;第三节糖蜜生产味精的流程图解;说明:将培养扩大后的菌种接入发酵罐,并连续流加糖液、营养液、清水、通入无菌空气,控制一定的pH和发酵液浓度,待发酵成熟后,将成熟醪送去提取流程。;二、提取流程
从发酵液提取谷氨酸的方法有:等电点离子交换法、锌盐点、一次冷冻等电点法、双柱离子交换法、浓缩等电点法等。
1.等电点离子交换法
将发酵液用盐酸调节至谷氨酸等电点(PH3~3.2),使谷氨酸沉淀析出。
2.锌盐法
在发酵法中加入ZnSO4使谷氨酸生成难溶的谷氨酸锌沉淀。再用盐酸溶解并调节pH值至谷氨酸等电点使谷氨酸沉淀析出。;3.一次冷冻等电点法
本法根据谷氨酸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的性质,以冷冻盐水作冷却剂,将发酵等电液降温至0~5℃,使结晶析出。
4.浓缩等电点法
此法是将发酵液加热除菌体后真空浓缩至一定浓度,然后调节等电点,冷冻结晶。为提高收得率,菌体经处理、过滤得到的滤清液返回至真空浓缩。其流程如图1-7-3所示。(101页);;三、精制流程
精制过程是将提取过程获得的粗谷氨酸制成符合产品要求的谷氨酸单钠(味精)的过程。
从发酵液提取出来的只是粗谷氨酸结晶,其中仍夹杂有少量杂质、色素等,必须进一步除杂提纯才能获得成品味???。
精制流程如图1-7-4。(101页)
;;
流程说明:
(1)中和
中和的目的就是用碱调整溶液的pH值(至中性),使谷氨酸的电解离子平衡发生改变,最大限度生成L型-谷氨酸单钠。
(2)脱色
可用活性炭吸附,然后过滤除去,或用离子交换法达到脱色目的。;(3)除铁
目前许多味精厂是应用硫化钠与中和液中的铁离子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沉淀而达到除铁目的的。
(4)蒸发结晶
蒸发浓缩一般在真空蒸发罐内进行,浓缩至浓度约500g/L。结晶则在强制内循环结晶罐中进行。
(5)助晶、分离、干燥、筛选
得到成品味精。分离的母液进行回收。;第四节影响谷氨酸发酵的因素;三、pH
谷氨酸发酵过程控制在中性和微碱性条件下(pH7.0~8.0),有利于谷氨酸的生成。在生产操作上,一般在发酵前期pH控制稍高些,在7.5左右,对抑制杂菌有利;因谷氨酸脱氢酶的最适pH为7.0~7.2,故在发酵中、后期控制pH在7.2左右。?
四、氨离子浓度
当氨离子浓度不足时,α-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量减少,谷氨酸产量就减少;当氨离子浓度过高时,谷氨酸则会进一步生成酰胺,谷氨酸产量也减少。因此氨离子浓度在发酵液中要控制适量。;五、生物素
培养液中生物素含量是影响谷氨酸发酵的最重要因素。目前认为,生物素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过多的生物素会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谷氨酸排出障碍。实验结果证明,发酵培养液中的生物素必须控制在亚适量水平(2~5μg/L),才能保证发酵液中有大量的谷氨酸积累。
;甘蔗糖蜜中含有过剩的生物素(每公斤甘蔗糖蜜含生物素高达1.2~3.2mg),为解决其对谷氨酸分泌的障碍,目前采取的方法有:
1.对糖蜜进行有效的预处理
活性炭处理法:用活性炭吸附除掉生物素。
水解-活性炭处理法:先用盐酸水解糖蜜,再用活
性炭吸附。
树脂处理法:用非离子化脱色树脂除去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