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等两地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VIP

【语文】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等两地2025届高三三模试题(解析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安阳市、鹤壁市等两地2025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小说以叙事为基本文体特征,尤其是源于民间“说话”伎艺的白话小说,但古

代小说家讲故事的目的则各自不同。有的是为了娱乐消闲;有的是为了教化劝导,移风易俗;

有的小说则是小说家炫学逞才的产物。值得注意的是,文人叙事绝非单纯地为叙事而叙事,

一般都有情志寄托,也即刘熙载《艺概·文概》所谓“寓情”,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史,凡经

典之作大多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对此,学术界往往因过分重视古代小说的故事性而忽视了

抒情性这一中国古典小说的显著民族特色。

就文言小说而言,其文体特征深受史传文学影响,而作为史传文学代表作的《史记》被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誉为“无韵之《离骚》”,就是强调其强烈的抒情色彩。中国古代文

言小说作家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抒情传统,如《搜神记》卷十六“紫玉与韩重”写吴王夫差小

女紫玉与韩重的爱情悲剧,其中紫玉所吟歌诗情调凄婉,使故事极具艺术感染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抒情性是促成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走向独立的重要因素。唐传奇的出现

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的独立,恰如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所言,它“文备众体”,可

以见“史才、诗笔、议论”,而“诗笔”即指唐传奇小说浓郁的抒情色彩。洪迈《唐人说荟·凡

例》称“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婉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

之奇”,他将唐传奇与唐诗相提并论,也是强调其鲜明的抒情特质。明桃源居士更是将唐人

小说的抒情性溯源至楚骚抒情传统,称《楚辞》之后,唐人以其“奇宕不常之气,钟而为诗

律,为小说”,言外之意,唐人小说与诗歌一样承载着作者的情感心志。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源自宋元以来的“说话”伎艺,为迎合读者的审美趣味,故事性乃其

第一要务,但随着话本小说与章回小说的文人化,其主体抒发色彩亦渐趋显著。如《三国演

义》虽属世代累积型作品,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融评、改于一体的批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

赋予评点者以“第二作者”身份,因此《三国演义》最流行的版本毛评本已属文人小说,具

有了鲜明的抒情色彩,其卷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即为全书奠定了悲怆的感

情基调。

文人独创型作品的抒情性更为突出。如作为明遗民,陈忱对屈原及其楚辞作品产生了强

烈共鸣,作有《九歌》的他除通过所在的惊隐诗社奉祀屈原外,更是有意识地将楚骚抒情传

统引入《水浒后传》,他在该小说序中谈及自己的创作动机,自叹“穷愁潦倒,满腹牢骚,

胸中块磊,无酒可浇,故惜此残局而著成之”,为此他声称自己的这部小说深得“《离骚》

之哀”。确实,《水浒后传》乃陈忱抒发其遗民之悲与故国之思的“泄愤之书”。

一些小说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带有明显的自况意味,此时其主体抒发意识最为强烈。

自然小说的抒情色彩也十分浓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曹雪芹的《红楼梦》。曹雪芹将

自己的人生态度融注于宝玉这一形象之中,借此抒发自己的悲剧人生感受,他师法的正是楚

骚抒情传统。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曹雪芹借宝玉之口声称自己要“远师楚人”,为此

他将小说写成了一部彻头彻尾、蕴含多重悲剧意蕴的大悲剧。难怪脂砚斋在甲戌本第一回批

中称赞《红楼梦》为“《离骚》之亚”,刘鹗在其《老残游记自序》中也认为“曹雪芹寄哭

于《红楼梦》”,这都是对其浓都抒情色彩的高度肯定。

(摘编自陈才训《论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色彩》)

材料二:

一般看来,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中国当代

小说同样也深受诗骚抒情传统的影响。《诗经》和《楚辞》开创了中国的抒情传统,深刻影

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及其特征,陈世骧认为《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

源头”,确定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航道”,“从此以后,中国文学注定要以抒情为主导”。

“诗骚”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刻影响,陈平原认为“‘诗骚’之影响于中国小说,

则主要体现在突出作家的主观情绪,于叙事中着重言志抒情”,陈才训在《楚骚传统与中国

古代小说的抒情性》中也认为“‘楚骚’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抒情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意

义。”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方法有多种,在叙事中大量镶嵌诗词曲赋等抒情文体无疑是其中

最常见的方法,比如《红楼梦》“充满了诗、词、骚、赋乃至灯谜、对联等各种各样的抒情

诗文体”。格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生长恨水长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