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VIP

荥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荥阳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qiānxùnyōuyǎjǐngmì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惟妙惟肖鲜为人知咄咄逼人

B.按步就班张灯结彩莫不关心

C.雪中送炭人山人海心安理得

D.历历在目雷声大作风马牛不相及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9分)

(1)这篇文章语言生动,__________,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A.叙事生动B.描写生动C.说明生动D.议论生动

(2)这位科学家为了研究问题,__________,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成功。

A.埋头苦干B.心想事成C.勤能补拙D.事在人为

(3)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运动会取得了__________的成绩。

A.优异B.优秀C.杰出D.卓越

4.用下列词语各造一个句子。(6分)

(1)津津有味:(2)心旷神怡: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

《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死而不朽,吾道一以贯之。”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谈谈你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3分)

8.你认为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论语》中的智慧?(6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2题。(25分)

《那树》节选

王树增

那树在村边,已经习惯了村庄的一切。村庄的日出日落,村庄的四季轮回,村庄的哭笑悲欢,村庄的生生灭灭,它都看在眼里。它不言不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一座沉默的雕像。

树干粗壮,需要三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皮是深褐色的,布满了皱纹和疙瘩,像老者的脸。树枝伸向天空,像无数只伸向天空的手,渴望着阳光和雨露。树叶是绿色的,像无数只绿色的手掌,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

村里的人对那树都很熟悉。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大人们在树下乘凉,老人在树下下棋。那树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村庄。每当有新来的孩子,大人们就会指着那树说:“看,那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祖先。”

可是,随着城市的发展,村庄被拆迁了。那树也被移植到了城市的公园里。公园里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那树却感到无比孤独。它想念村庄的日出日落,想念村庄的四季轮回,想念村庄的哭笑悲欢,想念村庄的生生灭灭。

在城市里,那树的光明和温暖渐渐消失了。它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它想念村庄的孩子们,想念村庄的大人们,想念村庄的老人。它想念村庄的一切。

9.文中多次提到“那树”习惯了村庄的一切,它具体习惯了一些什么?(6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11.谈谈你对文中“那树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村庄”这句话的理解。(8分)

12.文章最后写道“那树的光明和温暖渐渐消失了。它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寂寞。”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三、写作(30分)

13.题目:那一次,我明白了__________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千寻优雅警示

2.C

3.(1)B(2)A(3)A

4.(1)我每天晚上都津津有味地读着那本小说。

(2)周末去爬山,我感到心旷神怡。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

5.(1)同“悦”,愉快(2)生气,恼怒(3)迷惑

6.(1)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

(2)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学习了知识,如果不经过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疑惑而危险。

8.我们要学习《论语》中的智慧,坚持学习,不断思考,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二)现代文

9.它习惯了村庄的日出日落,四季轮回,哭笑悲欢,生生灭灭。

10.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

文档评论(0)

Yan0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