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理论考试课程安排及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理论考试课程安排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焊接时,使焊条药皮发红的热量是()

A.电阻热B.化学热C.电弧热

答案:A

2.以下哪种焊接方法属于熔化焊()

A.摩擦焊B.钎焊C.埋弧焊

答案:C

3.焊接接头中最薄弱的环节是()

A.焊缝区B.熔合区C.热影响区

答案:B

4.碱性焊条的特点是()

A.工艺性能好B.抗气孔能力强C.脱硫、磷能力强

答案:C

5.CO?气体保护焊的主要缺点是()

A.焊接飞溅大B.成本高C.生产率低

答案:A

6.焊接速度过快会产生()缺陷。

A.未焊透B.气孔C.夹渣

答案:A

7.焊接电弧中温度最高的区域是()

A.阴极区B.阳极区C.弧柱区

答案:C

8.下列哪种金属材料焊接性最好()

A.低碳钢B.高碳钢C.铸铁

答案:A

9.埋弧焊时,为提高生产率应优先增大()

A.焊接电流B.电弧电压C.焊接速度

答案:A

10.预热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产生夹渣B.防止产生气孔C.防止产生裂纹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不均匀加热B.金属热膨胀C.结构刚性

答案:ABC

2.下列属于焊接工艺参数的有()

A.焊接电流B.电弧电压C.焊接速度

答案:ABC

3.常用的焊接接头形式有()

A.对接接头B.角接接头C.T形接头

答案:ABC

4.下列哪些属于焊接缺陷()

A.气孔B.夹渣C.未熔合

答案:ABC

5.改善焊接性的措施有()

A.选择合适焊接方法B.预热C.焊后热处理

答案:ABC

6.气体保护焊常用的保护气体有()

A.CO?B.ArC.H?

答案:AB

7.影响焊接热影响区大小的因素有()

A.焊接方法B.焊接工艺参数C.母材材质

答案:ABC

8.下列哪些是手工电弧焊的特点()

A.设备简单B.操作灵活C.适应性强

答案:ABC

9.焊条按药皮成分可分为()

A.酸性焊条B.碱性焊条C.中性焊条

答案:AB

10.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

A.收缩变形B.角变形C.弯曲变形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焊接过程中,熔池金属的凝固是自熔合区开始向焊缝中心生长。(√)

2.酸性焊条的焊缝含氢量高,抗裂性差。(√)

3.焊接速度越快,焊接热影响区越宽。(×)

4.埋弧焊适合焊接薄板。(×)

5.气体保护焊时,保护气体的作用是防止空气对熔池的有害作用。(√)

6.焊接接头的强度总是低于母材的强度。(×)

7.预热可以降低焊接冷却速度,防止产生冷裂纹。(√)

8.手工电弧焊时,焊条直径越大,焊接电流应越小。(×)

9.焊接应力可以通过热处理来消除。(√)

10.CO?气体保护焊采用直流反接时,飞溅较小。(√)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焊接的定义。

答案: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2.手工电弧焊时,如何选择焊接电流?

答案:根据焊条直径、焊件厚度、焊接位置等选择。焊条直径越大,焊件越厚,焊接电流越大;平焊时电流可大些,立、横、仰焊电流稍小。

3.简述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

答案: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导致焊件产生变形,影响尺寸精度;还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引发裂纹扩展,降低结构的疲劳强度和耐蚀性。

4.简述CO?气体保护焊的优点。

答案:生产率高,成本低;焊接变形小;抗锈能力强;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焊缝含氢量低,抗裂性较好。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提高焊接质量。

答案:选择合适焊接工艺和参数,如电流、电压、速度;选用优质焊接材料;对焊件和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控制焊接环境;焊工严格按规范操作,焊后进行质量检测和缺陷修复。

2.分析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答案:设计上优化结构减少焊缝;工艺上合理安排焊接顺序,采用反变形法;焊前预热,焊后缓冷;刚性固定法限制变形;利用火焰矫正或机械矫正法消除已产生的变形。

3.探讨不同焊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选择依据。

答案:依据焊件材质、厚度、形状、焊接位置;考虑生产效率、成本、质量要求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