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VIP

宜宾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宜宾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潮汐(xī)羁縻(mí)鲜为人知(xiān)

B.恬静(tián)污浊(zhuó)锲而不舍(qiè)

C.禁锢(gù)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āo)

D.殒落(yǔn)感慨(kǎi)相形见绌(c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锲而不舍按步就班

B.气宇轩昂长途拔涉心无旁骛

C.历历在目相形见绌历害卓著

D.再接再励鬼鬼祟祟气冲斗牛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终于明白了,成功原来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B.老师问:“你为什么迟到?”他说:“因为我早上起晚了。”

C.这个问题不是他的,而是我的,我们俩都有责任。

D.他喜欢看书,喜欢运动,还喜欢音乐,这些都是他的爱好。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一个善良、朴实,但有些迷信的劳动妇女形象。

B.《故乡》中,作者通过对儿时故乡的回忆,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迂腐书生,他的悲剧令人同情。

D.《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正直、没有民族偏见的日本学者,作者深受其影响。

5.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对偶)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C.“吹面不寒杨柳风,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拟人)

D.“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比喻)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郭沫若,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愚公者,且焉置土石?”公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节选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七百里(方:方圆)

B.高万仞(仞:古代长度单位)

C.惩山北之塞(惩:苦于)

D.献疑(献:献出)

8.下列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阳之北。(翻译:在河阳的北面。)

B.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翻译: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力量铲平险峻的大山,让道路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如愚公者,且焉置土石?(翻译:凭你残余的年岁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像愚公这样的人,把土石放在哪里呢?)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时候,而山却不会再增高,有什么害处而不平定呢?)

9.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愚公精神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第11题12分,第12题14分,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2题。

《那座山》

那座山,矗立在村庄的东边,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护着这片土地。山很高,很高,山很高,很高,我们从小就在它的注视下长大。山上有树,有草,有鸟,有兽,还有我们儿时的足迹。

小时候,我们喜欢在山脚下玩耍。春天,山上的花开了,红的、黄的、粉的,像天上的云彩落在了地上。夏天,山上的树荫很浓,我们可以躲在树荫下乘凉,听蝉鸣,看蚂蚁搬家。秋天,山上的果子熟了,我们可以爬到树上摘果子,吃个够。冬天,山上的雪很厚,我们可以堆雪人

文档评论(0)

Yan06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