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H 0044-2007 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342技术要求.docxVIP

QSH 0044-2007 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342技术要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ICS75.020E13

备案号:

Q/SH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H0044—2007

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342

技术要求

2007-03-01发布2007-03-01实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I

Q/SH0044—2007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惠骧、孙明卫、樊旭文、何卫、乔齐、徐东锋、冷静、武同勋。

Q/SH0044—2007

1

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342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342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质量检验单及使用说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342的准入、采购、质量监督检验、入库验收和性能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T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16783水基钻井液现场测试程序

SY/T5677钻井液用滤纸

钻井液用改性沥青FT

钻井液用改性沥青

FT—342应符合表l和表2中规定的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外观

黑色粉末表1理化性能要求

黑色粉末

细度(筛孔0.9mm筛余量),%≤

10.0

烘失量,%≤

10.0

pH值

8~10

水溶物含量,%≥

45.0

油溶物含量,%≥

15.0

4.1仪器和器皿

4.1仪

器和器皿

仪器和器皿包括:

a)

项目

指标

表观粘度,mPa·s≤

表2钻井液性能要求25.0

高温高压滤失量,mL≤

50.0

中压滤失量,mL≤

14.0

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

b)天平:分度值0.01g;

c)烘箱:量程为室温至200℃,控温灵敏度为±2℃;

2

Q/SH0044—2007

d)高速搅拌器:负载转速为11000r/min±300r/min;

e)六速旋转粘度计:ZNN-D6型或同类产品;

f)中压失水仪:SD型或同类产品;

g)高温高压滤失仪:71型或同类产品;

h)溶解式抽提器:附样品杯及冷凝管;

i)标准筛:筛孔0.9mm。

4.2试剂与材料

试剂与材料包括:

a)钻井液用钙膨润土:符合GB/T5005中OCMA原土的要求;

b)滤纸:符合SY/T5677的规定;

c)四氯化碳;

d)pH试纸:广泛试纸,pH值1~14。

4.3试验程序

4.3.1外观

自然光下目测。

4.3.2细度测定

称取已在105℃±2℃下干燥4h的试样约50g(称准至0.01g),放在筛孔为0.9mm的标准筛中,迅速振动标准筛直至试样不再漏下为止。称筛余物质量,按式(1)计算细度。

……………(1)

m

式中:

s——细度,%;

m1——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4.3.3烘失量

称取试样0.5g~1g(称准至0.0001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放进恒温干燥箱内,在105℃±2℃下干燥4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其质量,并按式(2)计算烘失量。

式中:

M——烘失量,%;

m2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