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ZZB 3487-2023 食品接触用含铜抗菌不锈钢.docxVIP

T_ZZB 3487-2023 食品接触用含铜抗菌不锈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77.140.20CCSH40

/B□XXXXXX

团体标准

T/ZZB3487—2023

食品接触用含铜抗菌不锈钢

Cupreousantibacterialstainlesssteelforfoodcontact

2023-11-22发布2023-12-10实施

浙江省质量协会发布

I

T/ZZB3487—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要求 1

5技术要求 2

6试验方法 2

7检验规则 3

8标志、、、 包装质量证明书运输及贮存3

9质量承诺 4

II

T/ZZB348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质量协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屹立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德立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丽水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丽水市特种设备检测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必有、蔡赛怀、钟玉萍、孙士泽、胡淼森、沈佩佩、陈海平、王芳、黄静、叶飞、刘玄玄、黄祥、徐超、高璐、李亚骅、金蓉、张安宏、胡方鸟、方海建、陈超慧、李波。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吴炜。

T/ZZB3487—2023

1

食品接触用含铜抗菌不锈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食品接触用含铜抗菌不锈钢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质量证明书、运输及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接触用具有抗菌功能的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和热轧钢板和钢带(以下统称钢板和钢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47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4156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GB/T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480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

YB/T4171含铜抗菌不锈钢

3术语和定义

GB/T22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研发设计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对退火温度曲线进行模拟设计。

4.2原材料

不锈钢应选用奥氏体,其化学成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牌号及化学成分

统一数字代号

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Cu

N

S30183

022Cr17Ni7Cu3

≤0.030

≤1.00

≤2.00

≤0.045

≤0.030

6.00~8.00

16.00~18.00

3.50~4.00

≤0.20

S30483

O22Cr19Ni10Cu3

≤0.030

≤0.75

≤2.00

≤0.045

≤0.030

8.00~12.00

17.50~19.50

3.50~4.00

≤0.10

S30488

06Cr19Ni10Cu3

≤0.07

≤0.75

≤2.00

≤0.045

≤0.030

8.0~10.50

17.50~19.50

3.50~4.00

≤0.10

T/ZZB3487—2023

2

4.3工艺装备

4.3.1退火工艺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