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基础知识文稿课件精神分裂症基础知识文稿课件精神分裂症基础知识文稿课件难治精神疾病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基础知识2021/3/292
难治精神疾病治疗精神分裂症治疗基础知识2025/9/252
目录3疾病论述病理及论证抗精神病药物各种药物治疗效果和方案2025/9/253
疾病论述4是常见和慢性的精神疾病,常伴有的精神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患者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病因不明。病程多迁移,缓慢进展,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和青壮年,女性发病比男性约晚5年,以急性发病为主,病前功能一般比男性好,男性起病更为隐匿,女性患者的总体预后比男性好精神分裂症:2025/9/254
5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大脑疾病,在各个国家的发病率相近,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0个中心的协作研究结果分析后指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都是近似的,全球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大概在0.380.84%,在美国终身患病率高达1.3%,男性发病时间比女性早3~4年。中国精神分裂症终身患病率在0.655%,城市在0.711%,农村在0.426%大约75%的患者在17~25岁之间发病,一些发病较晚的患者,似乎在年龄较小时就与其他儿童不同。30岁以后患精神分裂症的比较罕见。疾病论述精神分裂症人群:2025/9/255
精神分裂症分类6临床分类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偏执型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残留型症状表现分种类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缺陷情感症状疾病论述2025/9/256
阳性症状7正常个体验到的感知或认识表现,包括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常做抗精神病药治疗主要目标。疾病论述2025/9/257
认知缺陷8包括:记忆损害、工作记忆损害、执行功能损害和注意损害。记忆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症认知研究中最为一致的结果,也是独立与其他认知损害的最为严重的缺陷性症状,可能代表了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并相和长期地存在与疾病的不同时期。疾病论述2025/9/258
阴性症状9正常个体应具有的精神功能或能力出现明显的缺失或丧失,包括愉快缺少情感平淡意识丧失社会性退缩和语言贫乏。疾病论述2025/9/259
总结10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病程中某一阶段表现出上述全部4组症状群,病情多延展或其中一个症状为主。疾病论述2025/9/2510
情感症状11临床症状中表现出心境障碍,如抑郁、焦虑和心境不稳定。疾病论述2025/9/2511
病理及论证121、中医认为:气血痰火内扰心神而引起神志异常改变的疾病统称癫狂。2、西医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脑部疾病,具有明显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表现无意识障碍及明显智能障碍,病情迁延进展呈反复加重或恶化,发病主要受环境和遗传两大因素影响。 病情原理2025/9/2512
精神分裂症恢复分三个阶段131、急性发作,这是症状非常严重的一个阶段,这些症状可能突然发作或者在几个月之间缓慢开始。2、急性发作后的稳定期,急性症状已经被药物控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严重症状的减少。3、维持期或急性发作间期,疾病的长期恢复期,许多急性症状已经通过药物控制,轻度症状可能持续存在,病情可能继续改善,但是速度更慢。病理病理及论证2025/9/2513
总结141、精神疾病患者的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三方面的障碍使患者精神活动与环境脱离,行为孤僻离群、大多不暴露自己的病态想法,沉醉在自己的病态体验中,自乐自笑。2、精神疾病有很大的遗传倾向。但是吃不吃精神药物与精神疾病的遗传,却没有任何关系;与发病时期,病情好坏,没有关系。即使发病前出生的孩子也照样有遗传基因的可能。3、精神分裂症的基因可能定位于X染色体,母体遗传的高于父体遗传。病理及论证2025/9/2514
抗精神药物15抗精神药物是指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病及躁狂-抑郁症的躁狂症,如幻想、妄想、思维障碍、孤僻、退缩、兴奋、躁动等各种精神症状的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或强安定剂。临床将抗精神药物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药抗精神药物2025/9/2515
典型抗精神药16典型抗精神药:又称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主要指第一代或传统抗精神药物,临床应用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主要包括: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丁酰啶醇类(氟派啶醇、氟派利多、三氟派多等)硫杂蒽类(氟派噻顿、氯普噻顿等)抗精神药物2025/9/2516
171、含氯者较易引起心、肝方面副作用,含氟者往往具有振奋、激活作用,适用于情感淡漠、退缩、木僵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