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钢—混凝土组合梁栓钉连接件恢复力模型:试验与理论的深度剖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建筑和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对结构性能和材料利用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钢-混凝土组合梁作为一种高效的结构形式,融合了钢材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在建筑和桥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充分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还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提高承载能力、增加结构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在建筑领域,钢-混凝土组合梁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楼盖结构,如北京长城饭店、上海金茂大厦等,通过组合梁的应用,不仅加快了建造速度,还减少了楼盖高度和重量,增加了建筑的使用空间。在桥梁工程中,钢-混凝土组合梁被大量应用于城市立交桥、跨江跨海大桥等,例如上海市南浦大桥建造的首座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以及江苏省的一些大跨度连续梁桥中也采用了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有效提高了桥梁的跨越能力和经济性。
栓钉连接件作为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关键部件,起着传递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纵向剪力和抵抗掀起作用的关键作用,对组合梁的整体性能和工作效率有着决定性影响。栓钉连接件通过将钢梁和混凝土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两者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承受外部荷载。如果栓钉连接件的性能不佳或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出现相对滑移或分离,从而降低组合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结构安全事故。2015年广东省河源市粤赣高速匝道引桥、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锡港路上跨桥以及2021年湖北省大广高速与沪渝高速花湖互通枢纽D匝道发生的桥梁事故,虽直接原因是超载车辆偏载行驶,但也反映出桥梁结构中连接件等关键部位对结构稳定性的重要影响。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作用下,结构会承受反复的动力荷载,这对栓钉连接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栓钉连接件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直接关系到组合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地震后的可修复性。深入研究栓钉连接件的恢复力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从现实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建筑和桥梁设计中,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的关键。通过研究栓钉连接件的恢复力模型,可以为组合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理论层面讲,恢复力模型能够更理想化地反映栓钉连接件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位移和力的关系,考虑强度和刚度的退化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栓钉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和破坏机理,推动组合结构力学理论的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栓钉连接件作为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关键部件,其性能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在栓钉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计算、恢复力模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在栓钉连接件抗剪承载力计算方面,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20世纪60年代后期,轻骨料混凝土得到广泛应用,1971年J.W.Fisher通过对推出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可用于普通混凝土与轻骨料混凝土的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各国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国的试验数据并考虑栓钉的不同破坏形式,提出了不同的栓钉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加拿大SI6.11-1974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了该公式,但加入了N_c\leq448A_{st}的限制;日本规范也采用该公式,并保守规定E_cf_c使用范围为345MPa-621MPa;ECCS于1981年颁布的组合结构规范规定,当h_{st}/d_{st}\geq4.2时,采用特定公式计算。我国在原GBJ17-88钢结构设计规范引入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内容,给出栓钉受剪承载力表达式,现行的GB50017-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栓钉承载力公式进行改进,改用栓钉材料的抗拉强度来计算其承载力,通过引入强屈系数,提高了栓钉承载力设计值,方便了设计和施工。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普通强度混凝土,对于高强混凝土等特殊材料的栓钉抗剪承载力研究相对较少。
在栓钉连接件恢复力模型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起步较早,提出了多种模型。早期的模型主要基于弹性理论,随着研究的深入,考虑非线性因素的模型逐渐被提出。例如,一些学者通过试验研究,建立了基于能量耗散的恢复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栓钉连接件在循环荷载下的滞回性能。国内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结合国内的工程实际和材料特点,对国外的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学者通过对栓钉推出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栓钉连接件的滞回性能和破坏特征,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恢复力模型。但目前的恢复力模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复杂受力状态下栓钉连接件的性能模拟不够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合金化对Fe - Cu复合粉末固相烧结行为及性能调控机制研究.docx
- 闽楠人工林生物量与养分积累分布的特征及驱动因素探究.docx
- 魔芋葡甘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双敏感互穿网络材料的构建与性能探究.docx
- 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的构筑及其光催化性能优化研究.docx
- 转基因杨树抗虫特性及其对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影响的深度剖析.docx
- 气道酸性微环境对气道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分子机制解析.docx
- 神话原型视域下《诗章》的重生追寻与文化探寻.docx
- MPEG-4视频压缩算法在监控系统中的深度剖析与优化策略.docx
- 渗流耦合下的巴朗山隧道岩温模拟与防冻设防长度精准研究.docx
- 对流扩散方程的特征有限元方法:理论、应用与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