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26八年级上·吉林长春·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临皋①闲题

(北宋)苏轼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②新第园池,与此孰胜?

【注释】①临皋:位于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②范子丰:名百嘉,是苏轼的儿女亲家。

1.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字形特征,进行推测

根据“户”的字形演变,可知“月色入户”的“户”意思是①???。

联系成语,推断意思

以成语“废寝忘食”来印证。

“怀民亦未寝”中的“寝”意思是②??。

词类活用,变换词性

“第”是名词,本义是宅院,“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中的“第”有词类活用现象。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中的“第”意思是③???。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B.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C.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D.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4.【甲】文中“闲入”之“闲”,【乙】文中“闲者”之“闲”意蕴相同之处为何?

5.古人常以天地万物为友,你认为“明月”“大江”哪一景物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请结合甲乙两文及你对苏轼生平、个性的认识简要阐述。

【答案】

1.门户???睡觉???建造

2.B

3.①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②我平时吃喝洗涮都从江里取水,何必要回到家乡呢!

4.“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心灵的人。两文都表现出作者虽遭贬谪,却颇为雅致的人生态度,流露出豁达乐观的心境。

5.示例:我认为明月可以成为苏轼的好友。明月空明澄澈,就像苏轼恬淡达观的性格;月有阴晴圆缺,就像苏轼悲欢离合的一生。苏轼与明月是最好的知己。

【导语】

两篇小文皆为苏轼贬谪黄州时所作,字里行间满是“闲”味。《记承天寺夜游》以“积水空明”写月色,借寻友夜游抒闲人情怀;《临皋闲题》道大江取水之便,以“闲者便是主人”论江山风月,皆显豁达。文字质朴,将贬谪之苦化于对日常景致的欣赏中,尽显东坡风骨。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从“户”的字形演变来看,其古字形像一扇门的形状,结合句意“月光照入门里”,可推测“户”的意思是“门”。

②成语“废寝忘食”中“寝”是“睡觉”的意思,“怀民亦未寝”中“寝”的意思与之一致,即“睡觉”。句意:怀民也没有睡觉。

③“第”本义是宅院,在“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中,“第”由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建造(宅院)”。句意:听说范子丰刚建成了园林池塘。

2.本题考查断句。

先理解句子意思:江山和风月本来没有固定的主人,清闲的人就是它们的主人。分析句子结构,“江山风月”是陈述的对象;“本无常主”是对其归属情况的说明;“闲者便是主人”则是得出的结论。故断句为: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故选B。

3.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

(1)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如:像。吾:我。耳:罢了。

(2)吾:我。饮食:喝水吃饭。沐浴:洗澡。皆:都。取:取用。焉:代词,指大江之水。何必:为什么一定要。归:回到。哉:语气词,呢。

4.本题考查赏析主旨。

【甲】文里“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中,“闲人”的“闲”有两层意思。从表面看,苏轼被贬到黄州后,不用再处理朝廷里繁杂的公务,才有了空闲时间——比如他“解衣欲睡”,见月色照进屋里,就能“欣然起行”,还去找朋友张怀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这是时间上的“闲”;从深层看,“闲人”更指心态上的放松:就算被贬官,处境不顺,他也没被官场的烦心事困住,反而能静下心来观察夜景,用“庭下如积水空明”这样细腻的描述,欣赏月色和竹柏的影子,从平常的夜色里找到精神上的安慰,这种不被坏境遇影响的闲适,是心里的“闲”。

【乙】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中,“闲者”的“闲”也有两层。从生活状态来说,苏轼住在临皋亭,不用应付朝堂上的琐事,每天喝水、吃饭、洗澡都能用到江水,有时间亲近自然,这是外在的“闲”;从心里想的来说,“闲者”是能放下世俗里功利想法的人:他不执着于“一定要回到家乡”,反而用“闲”的心态把大江、风月当成自己的东西,直接说“闲者便是主人”,把被贬地方的普通风景,变成了能赏玩的精神宝贝,这种主动和自然相处的自在,就是心里自由的“闲”。两文的“闲”,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