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整体硬质合金直柄立铣刀第1部分:型式与尺寸标准修订研究报告
ReportontheRevisionofPart1:TypesandDimensionsofSolidCarbideStraightShankEndMills
摘要
随着制造业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快速发展,整体硬质合金直柄立铣刀作为关键切削工具,其标准化工作对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现行国家标准GB/T16770.1-2008已实施15年,在推动铣削刀具规范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国际标准ISO10911历经2010年与2017年两次重大修订,在立铣刀的长度系列、结构分类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化。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技术发展需求,系统分析标准修订的必要性,明确修订范围及核心技术内容。重点包括:新增术语定义体系、优化长度系列分类(短/长切削刃)、调整直径-柄径对应关系、补充中心刃切削技术要求,并引入ISO13399符号关联规范。修订后的标准将显著提升我国刀具产品的国际兼容性,为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标准修订;尺寸公差;ISO10911;切削性能
正文
一、修订背景与必要性
GB/T16770.1-2008《整体硬质合金直柄立铣刀第1部分:型式与尺寸》自发布以来,有效规范了国内刀具市场的产品设计、制造与检验流程。然而,随着数控机床高速加工、复合材料切削等新工艺的普及,原有标准的技术局限性逐渐显现。例如,国际标准ISO10911:1994在2010年修订后已将立铣刀长度系列细分为短系列(适用于高刚性加工)和长系列(适用于深腔加工),而2008版国标仍沿用单一长度体系,导致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硬质合金立铣刀出口额中约30%因不符合最新国际标准要求而被要求技术整改。通过对比ISO10911:2017与现行国标发现,新国际标准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长度系列分级:针对不同加工场景提供针对性选择,提升切削效率15%以上;
2.结构优化:增加中心刃切削设计,延长刀具寿命约20%;
3.公差体系调整:适应精密加工对尺寸稳定性要求。因此,标准修订是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二、标准范围与技术内容创新
本次修订采用修改采用ISO10911:2017的模式,重点完善以下技术内容:
1.术语与定义体系构建
新增第3章明确定义“切削刃长度”“柄部直径”等核心参数,消除国内外技术交流中的歧义。例如,明确“长切削刃”指刃长大于3倍直径的立铣刀,适用于模具深腔加工。
2.尺寸系列重构
将原有单一长度系列扩展为短(S系列)与长(L系列)两类(见表1)。其中S系列侧重高刚性加工,L系列满足深腔切削需求,覆盖直径范围1~20mm,精度等级按ISO1641-1规定分为精密级与普通级。
*表1长度系列对比(单位:mm)*
|直径范围|2008版长度|修订版短系列|修订版长系列|
|----------|------------|--------------|--------------|
|3~6|38|32|50|
|10~14|65|55|85|
3.直径-柄部对应关系优化
针对小直径立铣刀(如d=2mm),允许同一直径对应多种柄径(如柄径3mm或4mm),增强装夹稳定性。这一调整参考了德国DIN6527L-2019标准,并通过国内10家企业试点验证。
4.中心刃切削技术规范
新增第5章要求两刃立铣刀必须实现刃过中心切削,确保轴向进刀时底部平整度≤0.02mm,避免传统非中心切削导致的加工残留问题。
5.符号系统国际化
附录A建立本标准与ISO13399(切削工具数据表达)的符号映射关系,为实现刀具数字化管理提供支撑。例如,标识符“CET”对应“切削刃长度”,便于CAD/CAM系统自动识别。
三、主要参与单位介绍
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作为本标准修订的牵头单位,是国家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1)秘书处承担单位。该机构近五年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21项,参与国际标准ISO10911:2017的翻译验证工作,其建设的“高性能刀具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证,为本标准中公差指标的确定提供了超过2000组实验数据。在修订过程中,组织哈量集团、上海工具厂等15家企业开展工艺试验,验证新尺寸系列在钛合金、碳纤维等材料加工中的适用性,为技术内容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结论
本次GB/T16770.1的修订紧密跟踪国际技术发展趋势,通过采纳ISO10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木工机床安全 立式单轴铣床》标准修订发展报告.docx
- 木工机床安全 数控钻床和数控镂铣机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木工机床安全 四面铣床和四面刨床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木质褐煤显微组分分类》标准制定研究报告.docx
- 耐磨白口铸铁件国家标准修订发展报告.docx
- 耐磨损复合材料铸件国家标准修订发展报告.docx
- 《耐磨钢铸件》国家标准修订立项报告.docx
- 褐煤宏观岩石类型分类标准立项研究报告.docx
- 浓缩天然胶乳挥发脂肪酸值测定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浓缩天然胶乳碱度测定方法国家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直流电能测量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标准发展报告.docx
- 《直流电能测量设备 第2部分:间接接入静止式电能表》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操作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发展报告.docx
-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仿真试验方法及要求标准发展报告.docx
-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评价规范发展报告.docx
- 智能终端软件平台技术要求 第1部分:操作系统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规范发展报告.docx
-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技术规范·汉语方言分册发展报告.docx
-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中国语言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方言文化标准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