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歇马桥介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千灯歇马桥,解密古村落的前世今生

“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贾平凹先生曾在《自在独行》一书中这样写道。还好,在千灯,有一个“藏在眼前”的江南古村落——歇马桥。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歇马桥村,一座典型的江南小村庄,它由一条“龙形水系”贯穿南北,村落沿河呈带状空间布局,构成了江南水乡“水街相依、窄巷深弄”的传统风貌格局。2014年,歇马桥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昆山唯一的国家级传统村落;2020年,歇马桥获评江苏省第四批次特色田园乡村。

在连接了苏沪昆三地的机场路上,过往的私家车、公交车、货运车川流不息,气派而醒目的歇马桥石牌坊就在马路的一边,它就像一道穿越时空的门,一旦走进便是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苏沪边界的水乡村落里,没有城市的嘈杂与喧嚣,没有时间的追赶与紧迫,没有陌生人之间的隔阂与疏离,迎接你的是歇马桥村最初的古朴与恬静!

歇马桥村,顾名思义,因村北有座名为歇马桥的古桥而命名。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带兵到此地,见水草丰茂,土地肥沃,便让队伍歇马养憩,为方便石浦河东西往来,便在河上筑了歇马桥。

潺潺河流边,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被时光磨平棱角,拼凑出江南独有的细腻;幽深窄巷两旁,粉墙黛瓦的老房子触手可及,木门与白墙上的斑驳,似乎述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和许多传统的江南古村一样,歇马桥村的老街临河而建,500米的古石板路上保留着5000平米的明清古建筑。

近年来,歇马桥村坚持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融合,保留白墙黑瓦、水清岸绿、炊烟袅袅的古村落环境的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集中呈现古村落、古桥、农耕等文化特色,真正让历史“看得见”“摸得着”“活起来”。同时,聚焦“歇”文化品牌打造,推出半山诗雨、野蔌斋、金谷里(金谷礼)、老茶馆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为都市精英、青年旅客增添体验乡村慢生活的新选择。

如果你想出去走走

但又不想出太远的门

那不妨来千灯歇马桥走走

感受江南古村的淳朴与恬静

体验与城市快节奏截然相反的“慢生活”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