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结构
/0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地球内部是什么?
探究-科拉超深钻孔自1970年起苏联在科拉半岛进行科学钻探,其中最深的一个钻井达12262米;它当时是世界上最深的钻井
钻探取样研究
该纪录先后被卡塔尔的油井(12289米)和俄罗斯的油井(12345米)打破;截至2016年,科拉超深钻井的深度居世界第三位科拉钻井
西瓜熟了没?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地震概况
地震构造的示意解析
14纵波横波
名称传播速度通过介质波速变化纵波(P)横波(S)纵波(P波)primary1、划分依据——地震波横波(S波)较快较慢固体、液体、气态固体一.地球的内部圈层secondary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2、地震在海洋中发生时,坐在船上的渔民是感觉到上下晃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先上下晃动再左右晃动;因为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只有上下晃动;因为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态中传播,而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思考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结构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内核外核地幔地壳横波纵度/km?S-1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深度/km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6371地面地心3329005150速度增大纵波变慢横波消失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地幔与地核分界线)外核内核液态固态莫霍界面33千米(地壳与地幔分界线)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厚,海洋薄地壳软流层岩石圈上地幔熔融物质下地幔液态—固态物质
地壳:固态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
080400900290051506370内核深度/km外核地核地幔下地幔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坚硬岩石组成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组成。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分别是上地幔顶部和软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
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陆地厚度海洋厚度海拔越高,地壳越厚;
地壳由岩石组成,坚硬厚薄不一,陆壳厚(33km),洋壳薄(7km),平均17km.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幔(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内、外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物质组成:外核是熔融状态(由于压力大),内核是固态。
内核:呈固态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温状态下的铁+镍
外核内核地幔地壳软流层岩石圈2900千米6371千米地面100200300400深度/千米大洋地壳大陆地壳莫霍界面软流层岩石圈上地幔
/0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原始大气成分:CO2、CO、CH4、NH4等1、大气圈的组成悬浮物气体氮78%氧21%
组成:海洋(主体)、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作用:形成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2、水圈概念:地表和近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1)概念: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2)分布:存在于水圈(全部)、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3、生物圈(底部)大气圈岩石圈(上部)水圈(全部)
地球的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分层岩石圈: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交接过渡的一个圈层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纵波横波地震波记忆:一波二面三层四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地震波定义、分类及特征划分依据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圈层比较软流层的位置、特征、地理意义2个不连续面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Classassignment————————————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1~3题。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各圈层的温度不同B.各圈层的压力不同C.各圈层的活跃程度D.地震波的传播速度2.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