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衡水中学必考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
答案:B
2.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答案:A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四季更替B.昼夜长短变化C.昼夜交替D.五带划分
答案:C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西北地区B.东北、东南、西南地区
C.东北、西北、东南地区D.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答案:D
5.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汉语C.法语D.西班牙语
答案:B
6.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钢铁
答案:C
7.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B
8.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亚马孙平原B.刚果盆地C.马来群岛D.中南半岛
答案:A
9.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C.长白山—武夷山D.天山—阴山
答案:A
10.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B.阳光C.矿产D.森林
答案:ABD
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
C.海洋性气候显著D.大陆性气候显著
答案:ABD
3.世界三大宗教是()
A.佛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答案:ACD
4.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有()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
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答案:ABCD
5.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A.亚洲东部和南部B.欧洲西部
C.北美洲东部D.南美洲东部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答案:错误
2.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答案:正确
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答案:错误
4.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答案:正确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正确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答案:正确
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答案:正确
8.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答案:正确
9.地球表面七分是陆地,三分是海洋。()
答案:错误
10.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大。()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意义。
答案: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说说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答案:粮食短缺、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
3.简述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答案:有利条件:岛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有限。
4.简述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答案: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种植水稻、油菜等,北方种植小麦、大豆等;南方作物熟制多为一年两熟到三熟,北方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五、讨论题
1.讨论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答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执法;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资源问题。
2.讨论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答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森林保护,增加碳吸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减排目标。
3.讨论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等条件;发挥各地区优势,进行产业转移和协作;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均衡发展;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
4.讨论如何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
答案: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等,推广民族文化;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将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Sharp夏普扫描仪DW-D20HZ-W DW-D20NZW3 CF-20HZW 3用户手册.pdf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C站JUE-85中文操作说明书-07-9-10.pdf VIP
- 智能融合终端通用技术规范2025.docx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真题卷(1116下午).pdf VIP
- 660MW发电机内冷水系统漏氢原因分析处理.pdf VIP
- 管道命名及代码含义.docx VIP
-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解析.ppt VIP
- 外墙抹灰安全技术交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