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陶寺彩绘龙纹陶盘: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陶”的陶制礼器
在汉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陶制礼器——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是中原地区迄今所见最早的蟠龙图像,被称为“中华第一龙陶”。1980年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第3072号墓。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通高9厘米,直径40.7厘米,底径15厘米,腹深7.8厘米。盘口向外敞开,口沿斜折,胎呈褐色,器表为灰褐色。盘的外壁附有绳纹,唇沿及内壁上缘一周涂成朱红色,内壁以黑色磨光陶衣为地,盘内中心用朱红彩绘出一条蟠龙,龙的尾部已模糊不清。龙纹在盘的内壁和盘心作蟠曲状,头在外圈,身向内卷,尾在盘底中心。蟠龙尾抵于颌下,红鳞纹遍饰周身;豆状圆目,张巨口,利齿上下两排,长舌外伸,身体饱满而外张。该器是龙山文化中彩陶制品的代表,造型朴质,图案精美,颜色浓艳得体,光泽细腻。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上的蟠龙颈部上下对称绘出鳍或髭状物,与商周蟠龙的明显区别是无角也无爪。这同其蟠曲的形态一样,也是陶寺龙纹具有一定原始性的反映。从身、尾、目的形状和它口吐长信的特征看,很像蛇,但从方头、巨口、露齿看,又与鳄鱼接近。从而可以看出,陶寺蟠龙的形象,显然不仅仅是来源于一种动物的形象,而是集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特征于一身。与商周青铜器上的蟠龙纹比较,其构图颇为接近,却略有不同,后者是头在盘底中心,身向外卷,尾在最外圈,在表现手法上更接近蛇类的自然习性。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彩绘蟠龙纹陶盘的规格很高,是一种代表身份的特殊随葬品。蟠龙图像也似乎有特殊的含义,而非一般纹饰,有学者推测很可能是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如同后来商周铜器上的族徽样。可能当时的人们画赤龙于盘以殉祖先。他们崇拜赤龙图腾赤龙就是他们的祖先或祖先的化身。以赤龙即赤蛟、赤蛇等为祖先的华夏族人,就是帝尧陶唐氏。
该图案一方面反映了陶寺先民对龙的崇拜,另一方面陶寺龙盘只存在于高等级的大墓之中,应该是作为重要的礼器出现的。作为图腾族徽的蟠龙纹图案,表明陶寺已出现王权和国家的标志或实物象征。伴随着万物有灵的意识形态,这些多姓氏的民族开始建立自己的图腾作为民族共同的信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