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人生活中,春和秋是最好的两个季节。春天东风应律,万物昭苏;秋天更好,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故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叫作《春秋》,好像没有夏天和冬天似的。歌颂春天的诗比比皆是,歌颂秋日的经典脍炙人口,如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李白的“黄鸡啄黍秋正肥”……在欧洲,秋天亦为收获季节,但欧洲作家()以颂歌抒写秋天,如济慈有《秋颂》:“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雪莱的《西风颂》也是颂歌。西风是()着悲凉和豪迈,带着哲理性的。虽然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它催促新芽,但是又使树叶凋零。雪莱说:让我变成你,像你一样轻灵,像你一样强壮,像你一样雄浑,像你一样的不驯啊,不受()。但中国古典诗歌不同于欧美的歌颂传统,审美性质大幅度超越秋收的实用功利,悲秋主题源远流长,悲秋杰作数不胜数。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到曹植的“秋风发微寒,寒蝉鸣我侧”,悲秋逐渐成为中国诗歌的传统母题。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往往融合约束 B.往往包容控制
C.每每包容约束 D.每每融合控制
2.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它虽然使树叶凋零,但是又催促新芽
B.它虽然使树叶凋零,但是又催促新芽;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
C.它虽然催促新芽,但是又使树叶凋零;它是甜蜜的,但又是悲伤的
D.它是甜蜜的,但又是悲伤的;它虽然催促新芽,但是又使树叶凋零
3.下列和选段相关的文学常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春秋》是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对《春秋》补充、阐发的作品。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均为古体诗。
C.辛弃疾号稼轩,南宋词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其婉约风格的代表作。
D.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代表作除了《西风颂》之外,还有《致云雀》。
【答案】1.A2.B3.C
【解析】
【1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处,“往往”,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存在或经常发生,侧重规律性、习惯性的倾向,语气较客观。“每每”,更强调“每次”“屡次”,带有一定的主观感受或强调频率,语气稍显口语化。语境中,欧洲作家以颂歌抒写秋天是一种普遍现象,而非强调“每次都如此”,用“往往”更符合书面语的客观性和规律性表达,故选“往往”。
第二处,“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包含”,指容纳、包含,强调包含的范围广。西风同时具有悲凉和豪迈的特质,并非合成一体,而是同时包含这两种情感,故选“包容”。
第三处,“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控制”,指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这里说的是不受某种限制,“约束”更能体现不被限制的意思,“控制”程度过重,故选“约束”。
故选A。
【2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逻辑顺序不当:“悲伤”对应“使树叶凋零”,“甜蜜”对应“催促新芽”;原句前后分句的因果逻辑不对应,需调整顺序使情感与现象匹配。同时,承接上文“悲凉和豪迈”,应先写“悲伤”,再写“甜蜜”。按照由具体到担负的逻辑,应选叙述现实“树叶凋零”“催促新芽”,再总结情感“悲伤”“甜蜜”。
二是“虽然它”语序不当,两个分句主语一致,主语“它”应放在“虽然”前面。
修改正确的句子为:它虽然使树叶凋零,但是又催促新芽;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
故选B。
【3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婉约风格”错误。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
故选C。
二、(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文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6届高三暑假返校联考语文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Z20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浙江省湖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天津市河西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西南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四)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湘豫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大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亳州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适应性考试模拟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某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某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英语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