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VIP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8页

玉溪一中2027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命题人杨德生 审题人王晓倩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是不同文献中关于夏朝王位更替的相关记载,据此可认定的史实是

《史记·夏本纪》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

启与支党(同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A.益将王位让之于启 B.启获得了夏的王位

C.启攻益而获取王位 D.夏禹将王位传于启2.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

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由下图可推知,西周分封制

标志着周天子世袭特权的确立 B.实现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中央集权 D.是对商朝内外服制的继承与发展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记载:夏朝“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

宁。”周成王曾反复告诫康叔:“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上述内容表明

民本思想在先秦时已有体现 B.先秦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挑战C.周天子欢迎百姓对自己监督 D.原始民主遗风推动夏朝长治久安

下列事件与图中时空对应正确的是

周武王在①推行分封制 B.孔子在④整理六经C.商鞅在③进行变法运动 D.李冰在②修都江堰

战国中后期,在建构新型国家体制的过程中,关东六国与秦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秦国则重用公孙鞅、张仪、范雎、李斯等“客卿”。这一差异在本质上反映出

国家实力的强弱 B.社会转型的程度

C.攻守形势的差异 D.儒法思想的竞争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秦汉历史被后人当做一个整体,具体体现在对于秦朝的典章制度,汉朝既能善于继承,又能勇于创新。汉朝的制度创新体现在

郡国并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B.重农抑商巩固了经济基础C.尊崇儒术强化了思想控制 D.设立中朝分割了宰相权力

《长安的荔枝》讲述了“荔枝使”李善德奉命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的故事。唐朝使职中虽找不到“荔枝使”的记载,却有大量因事而设、事毕即撤的临时官职,如花鸟使、邮驿使等多达338种。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

体制运作的灵活变通 B.官僚机构的膨胀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政治的黑暗腐败9.北宋初年,宰相的任用注重位望风采,“掌枢密者”以帝王亲信为主,且文官武官兼用。之

后枢密使人选逐步转变为外朝官员。这说明

A.枢密院越来越得不到君主信任 B.宋初的武官地位超越文官C.宋朝重文轻武的格局逐渐成型 D.中枢官员选拔逐渐制度化

元世祖时,廉希宪以中书右丞行省江陵,持有“承制授三品以下官”的特诏。元仁宗时,原中书左丞相康里脱脱出任江浙行省左丞相,自称:“吾陛辞之日,密旨许以便宜行事”。这些“特诏”和“密旨”

规范了地方政治生态 B.凸显了皇帝专制权威

C.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 D.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明会典》卷五十三:“凡朝廷有大政事,或传奉敕旨,必令廷臣集议,务在众论佥同,然后施行。若事有窒碍,听各官执奏。”这一做法

具有明显民主政治色彩 B.强化了君主集权

C.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D.提升了决策效率12.有学者在研究军机处议复档后认为:“军机处成立后,众多军政事务先由军机大臣议复,再

形成定议,成为皇帝非常依赖的决策方式。军机大臣可以通过议复把他们自己的认知与观点贯彻到军国大计决策中,上升为一种国家意志。”该观点强调了

A.军机处只是咨询秘书机构 B.军机大臣在决策中的作用C.军机大臣左右皇帝的决策 D.专制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

13.汉代诸侯王子弟封侯者,称为王子侯。高帝至景帝时,王子侯仅有27人;武帝时,则达178

人,占西汉王子侯总数的80%。这反映出

A.分封制度的延续 B.贵族特权的强化

C.中央集权的巩固 D.割据风险的增加14.秦王政五年,秦国初置东郡;刘邦在位晚年曾罢废东郡,改封梁国。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

令·秩律》记载,吕后称制之初复设东郡,使其与河内郡、上党郡形成对刘氏赵国的包围,又与河南郡、淮阳郡形成对梁国的钳制。吕后此举

A.利用地缘政治强化中央集权 B.变革地方建制加

文档评论(0)

无与伦比94348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章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