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典条文背诵与释义大全.docxVIP

伤寒论经典条文背诵与释义大全.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论经典条文背诵与释义大全

引言:《伤寒论》的价值与背诵之要义

《伤寒论》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开山鼻祖,其理论体系之严谨、临床指导意义之深远,历经千年而不衰。对于研习中医者而言,背诵其经典条文不仅是夯实理论基础的必经之路,更是体悟仲景辨证思维、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关键环节。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的过程亦是理解深化的过程。本大全精选《伤寒论》中最为核心、最具代表性的条文,辅以简明释义,旨在为同仁提供一份实用的背诵与学习参考。

一、太阳病篇核心条文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1条)

释义:本条为太阳病的总纲。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见“脉浮”;太阳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风寒束表,卫气被遏,失其温煦之能,故“恶寒”。此三者共同构成太阳病的主要脉证,是辨别太阳病的基本依据。

(二)太阳中风证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2条)

释义: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证的脉证与治法。“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浮缓(轻取则浮,重按则弱),也概括了病机:卫气浮越于外以抗邪,故“阳浮”而见“热自发”;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阴弱”而见“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形容恶风寒之状,因汗出肌腠疏松,故恶风尤著。“翕翕发热”指热势轻浅,如羽毛覆盖之感。鼻鸣、干呕则为风邪犯及肺胃,气机不利所致。治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三)太阳伤寒证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5条)

释义: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与治法。寒邪外束,卫阳被郁,正邪交争故发热;寒主收引,经脉拘急,故头身腰骨节疼痛;卫气郁闭,毛窍闭塞,故无汗;肺合皮毛,皮毛闭塞则肺气不宣,故喘。“恶风”在此亦可理解为恶寒,因寒性凛冽,故恶寒必甚。此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之证,治以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四)太阳病传变与否

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4条)

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5条)

释义:此两条论述判断太阳病是否传变的依据。伤寒初起,邪在太阳,若脉象仍保持太阳病的浮缓或浮紧而无变化(静),提示病邪未深入,为不传。若出现欲吐(少阳之兆)、躁烦(热入阳明之象),脉象由浮缓/浮紧变为数急,则提示病邪已向内传变。若至二三日,阳明病的“胃家实”、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等证候未见出现,亦表明病未传变。此强调了动态观察病情、脉证合参的重要性。

(五)桂枝汤禁例

原文: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第16条下)

释义:本条指出桂枝汤的使用禁忌。桂枝汤的作用机制是“解肌”,适用于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肌腠疏松)。若患者脉象浮紧,发热而无汗,此为太阳伤寒证,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若误用桂枝汤,则桂枝的甘温助阳之力,反会使在表之寒邪闭郁更甚,导致病情加重。故医者必须明辨证候,掌握方药宜忌,避免误治。

二、阳明病篇核心条文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第180条)

释义:本条为阳明病的总纲。“胃家”泛指胃肠而言,“实”指邪气盛实,即胃肠有燥热结滞之病理状态。阳明病多由太阳病不解,传入阳明,或本经自病而起,其病机总属“里热实证”。“胃家实”概括了阳明病的本质,包括了热盛(无形之热)与燥结(有形之实)两种主要类型,为阳明病辨证的关键。

(二)阳明经证

原文: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第176条)(注:此处“里有寒”当为“里有热”之误,结合临床及白虎汤证治,当为里热炽盛。)

释义:本条论述阳明经证的脉证与治法。脉浮主热邪亢盛,向外蒸腾;滑主热盛而气血涌流。“表有热,里有热”(校正后),指热邪弥漫全身,充斥表里内外,而非指表证未解。其临床表现当见高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状。治以白虎汤清热生津,以清解阳明气分大热。

(三)阳明腑实证(承气汤证提纲)

原文: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第213条)

释义:本条论述阳明腑实轻证的形成机理与证治。阳明病患者多汗,是因里热炽盛,迫津外泄。津液大量丢失,胃肠失于濡润,导致“胃中燥,大便必硬”。燥屎内结,浊热上扰心神,故发“谵语”。此为热结未甚,燥屎初成之轻证,故用小承气汤轻下热结,通腑导滞。服药后,若谵语停止,提示腑实已去,当停药,以免过下伤正。

三、少阳病篇核心条文

(一)少阳病提纲

原文: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第263条)

释义:本条为少阳病的总纲。少阳属胆

文档评论(0)

jcc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