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主题模型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知识图谱实体对齐.pdfVIP

融合主题模型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知识图谱实体对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系统应用

ISSN

1003-3254,

CODEN

CSAOBNE-mail:

csa@

2025,34(4):207−217

[doi:

10.15888/ki.csa.009809]

[CSTR:

32024.14.csa.009809]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版权所有.Tel:

+86-10

融合主题模型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知识图谱实体

对齐①

李腾腾,

杨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211106)

通信作者:

李腾腾,

E-mail:

lt_teng7@

摘要:

实体对齐技术旨在识别并匹配不同知识图谱中指代同一实体的项,

对于知识图谱的融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用,

其在知识补全、社交网络分析等多个领域已经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与显著的实用价值.

随着基于知识表征学

习的实体对齐方法的不断演进,

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利用实体之间的多种信息维度来计算相似度,

从而评估源实体与

目标实体之间的相似性.

尽管如此,

实体的部分属性信息在目前已有的方法中仍未得到充分利用,

尤其是实体属性

中的主题信息,

通过主题模型能够识别出实体间更为显著的语义联系.

针对这一研究,

以实体属性的主题信息为核

心,

提出了一种实体对齐框架EAGT

(knowledge

graph

entity

alignment

via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biterm

topic

model),

通过实体主题结合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实体对齐.

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在开源的数据集上进

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

EAGT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实现了性能提升.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实体对齐;

主题模型;

图卷积神经网络

引用格式:

李腾腾,杨光.融合主题模型的图卷积神经网络知识图谱实体对齐.计算机系统应用,2025,34(4):207–217.

/1003-

3254/9809.html

KnowledgeGraphEntityAlignmentviaGraph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withTopic

Model

LI

Teng-Teng,

YANG

Gua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1106,

China)

Abstract:

Entity

alignment

technology

aims

to

identify

and

match

items

that

refer

to

the

same

entity

across

different

knowledge

graphs.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graphs

and

demonstrates

broad

application

potential

and

significant

practical

value

in

multiple

fields

such

as

knowledge

completion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With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entity

alignment

methods

based

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researchers

begin

to

explore

the

use

of

multiple

information

dimensions

among

entities

to

calculate

similarity,

thereby

evaluat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entities.

Nonetheless,

some

of

the

文档评论(0)

你就是我的小鱼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