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口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以下哪项行为最符合“不要标题伤口”的核心原则?

A.公开讨论抑郁症患者的“脆弱性格”

B.用“残障人士”代替“残废人”称呼肢体障碍者

C.在社交媒体标注“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多”

D.对经历校园霸凌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怂”

答案:B

解析:“不要标题伤口”强调避免用标签化、歧视性语言强化他人的痛苦或刻板印象,B选项使用尊重的中性称谓,符合原则;其余选项均通过标签或评价加剧了个体的心理伤害。

2.心理学中的“标签效应”指的是:

A.个体因他人贴的负面标签而逐渐认同并表现出相应行为

B.社会对特定群体的固有认知形成的集体记忆

C.媒体对事件的标题党式报道引发的舆论偏差

D.教育中通过奖励标签鼓励学生进步的方法

答案:A

解析:标签效应(LabelingTheory)的核心是负面标签会导致个体自我认同偏移,最终符合标签描述的行为模式,如“问题学生”标签可能使学生放弃努力。

3.以下哪种表述属于典型的“标题伤口”?

A.“他是一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

B.“那个被家暴的女人终于离婚了”

C.“老张退休后得了抑郁症,现在在接受治疗”

D.“孤儿院里的孩子都有性格缺陷”

答案:D

解析:D选项将“孤儿”与“性格缺陷”强行关联,属于以偏概全的标签化描述,构成对群体的伤害;其余选项为客观事实陈述或中性表述。

4.针对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个体,正确的沟通方式是:

A.“你应该早点走出来,别总想着过去”

B.“发生这样的事确实很难,你愿意聊聊当时的感受吗?”

C.“我认识一个人比你惨多了,人家都没你这么矫情”

D.“你现在的问题都是因为太敏感,想开点就好了”

答案:B

解析:B选项通过共情和开放式提问表达支持,避免评判;其余选项通过否定感受、比较或说教加剧了创伤者的孤立感。

5.以下哪类群体最容易因“标题伤口”受到长期心理伤害?

A.获得见义勇为表彰的市民

B.高考状元

C.经历过性侵的未成年人

D.创业成功的年轻企业家

答案:C

解析:性侵受害者常被社会标签化为“不纯洁”“有污点”,这种标签会严重影响其自我认同和社会融入,尤其未成年人心理韧性较弱,伤害更持久。

6.媒体报道中,“不要标题伤口”的关键要求是:

A.为吸引点击使用“惊爆”“震撼”等夸张词汇

B.隐去敏感信息(如姓名、具体创伤细节),用中性语言描述

C.强调受害者的“责任”(如“夜晚独自出行导致受害”)

D.引用旁观者评价“她平时就穿得暴露,活该”

答案:B

解析:媒体需避免通过标题或内容强化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隐去隐私、使用中性语言是核心要求;其余选项均通过渲染或归因不当加剧标签化。

7.对抑郁症患者说“你就是太闲了,忙起来就好了”,这种回应的问题在于:

A.忽视了抑郁症是生理与心理共同作用的疾病

B.正确指出了抑郁症的诱因

C.鼓励患者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D.符合大众对心理疾病的普遍认知

答案:A

解析:抑郁症是神经递质失衡、环境压力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将其简单归因于“闲”是对病理机制的误解,属于标签化否定患者的痛苦。

8.以下哪项不属于“标题伤口”的常见表现形式?

A.对单亲家庭儿童说“你爸爸不要你了”

B.称呼外卖骑手为“外卖小哥”

C.在招聘广告中注明“不招离异人士”

D.评论残疾运动员“虽然残疾,但很励志”

答案:B

解析:“外卖小哥”是中性职业称谓,不构成伤害;其余选项分别通过揭伤疤、歧视性限制、隐性贬低(将“励志”与“残疾”绑定)造成标签伤害。

9.社会学中的“污名化”与“标题伤口”的关联是:

A.污名化是个体行为,标题伤口是群体行为

B.两者均通过标签将特定群体排除在“正常”之外

C.污名化仅针对生理缺陷,标题伤口针对心理创伤

D.标题伤口是污名化的结果,而非过程

答案:B

解析:污名化(Stigmatization)指通过标签使某群体被视为“异常”,与“标题伤口”的核心机制一致,均通过标签制造偏见和排斥。

10.面对他人的创伤经历,错误的应对方式是:

A.安静倾听,不急于给出建议

B.确认“这不是你的错”

C.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拉近距离

D.强调“时间会治愈一切,你必须坚强”

答案:D

解析:“必须坚强”的要求会让创伤者感到压力,认为表达脆弱是“错误”,属于情感绑架;其余选项均为支持性回应。

11.以下哪种教育场景符合“不要标题伤口”原则?

A.老师在班级说“成

文档评论(0)

134****9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