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家庭急救知识手册图解版汇报人:XXX2025-X-X
目录1.家庭急救基本常识
2.心肺复苏(CPR)
3.外伤处理
4.烧伤烫伤急救
5.中毒急救
6.儿童急救
7.常见疾病急救
8.特殊环境急救
01家庭急救基本常识
急救意识与原则急救原则急救原则包括先救命、后治伤,评估伤情、稳定生命体征,迅速评估、及时处理,以及遵循急救流程,确保操作规范。急救意识急救意识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据统计,每延迟1分钟进行心肺复苏,生存率降低7%-10%。现场安全在实施急救前,必须确保现场安全,避免二次伤害。评估现场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如火灾、电击等,确保急救人员自身安全。同时,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情绪影响急救效果。
急救物品准备急救包必备急救包是家庭必备物品,包括止血带、纱布、消毒液、剪刀等,以应对小伤口、出血等紧急情况。建议每年检查一次,确保物品完好可用。药物储备家庭应储备常用药物,如止痛药、退烧药、感冒药等,以应对常见病痛。同时,了解药物用法、用量,避免误用。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定期更新。急救设备家中可配备一些急救设备,如体温计、血压计、简易呼吸器、心肺复苏(CPR)模拟人等,以备不时之需。确保设备定期校准,保持其正常使用。
常见急救方法概述止血技巧止血时,首先用手指或清洁布压迫伤口,然后使用止血带或绷带加压止血。正确使用止血带可挽救生命,但需注意每隔一小时放松一次,避免肢体坏死。骨折固定对于骨折,应使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避免移动。在固定前,可用冰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固定位置应稳定,避免压迫血管和神经。烫烧伤处理烫烧伤时,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降温,减轻疼痛。避免揉搓或涂抹牙膏、酱油等不恰当物质。若水泡破裂,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感染。
02心肺复苏(CPR)
CPR操作步骤评估意识首先轻拍伤者肩膀,大声呼唤,检查伤者是否有意识。若无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确认伤者无意识后,将伤者置于安全舒适的位置,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异物,使头部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开始按压以双手叠放,手掌根部放在伤者胸骨中下段,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保持有效心肺复苏。
AED使用方法开启AED找到AED设备,打开电源,根据屏幕提示操作。AED会自动评估心律,无需手动判断。贴电极片按照AED提示,将电极片贴在伤者胸部,一片在右锁骨下,另一片在左下胸骨旁。确保电极片接触皮肤,并紧密贴合。分析心律与除颤AED会分析心律,如果需要除颤,会发出警告并指示进行。按下除颤按钮,AED会自动放电,完成除颤过程。除颤后继续心肺复苏,直至伤者恢复意识或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CPR注意事项正确按压CPR按压要垂直向下,避免左右摆动或冲击,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错误按压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保持气道通畅开放气道时,避免过度弯曲颈部,以免造成颈椎损伤。清除口腔异物,确保伤者舌头不阻塞气道。交替进行CPR应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比例为30:2,即每做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确保每次吹气使胸廓明显起伏。
03外伤处理
止血方法直接压迫用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出血点,施压要均匀,力度适中。压迫时间至少10分钟,直至出血停止。指压止血对于动脉出血,可以使用指压法,如压迫手腕的肱动脉、脚踝的胫前动脉等,阻断血液流动。正确指压可迅速止血,但需注意力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止血带使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止血带,但需小心使用。将止血带绑在出血部位的上方,松紧适宜,避免过紧导致肢体缺血。每隔一小时放松5-10分钟,避免肢体坏死。
伤口包扎技巧清洁伤口包扎前,先用清水和肥皂清洗伤口,去除污物。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以免刺激伤口。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包扎材料,如无菌纱布、绷带等。根据伤口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厚度。包扎方法包扎时,从伤口中心开始,环形包扎,松紧适宜,避免过紧压迫血管,过松导致出血。包扎完成后,检查伤口是否受压,确保包扎牢固。
骨折固定与搬运固定方法使用夹板或硬纸板固定骨折部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固定时,确保骨折两端对齐,固定范围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各2-3厘米。搬运技巧搬运骨折患者时,使用担架或硬板床,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多人搬运时,动作要协调一致,保持平稳,防止骨折部位移动。及时就医骨折固定后,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部位二次损伤。
04烧伤烫伤急救
烧伤烫伤分级一度烧伤皮肤红斑、轻微疼痛,无水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二度烧伤皮肤红肿、疼痛明显,有水泡。需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感染,水泡较大时,可小心刺破放液。三度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