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表
单元
时期
主要特征
政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分部
分期
分期或朝代
第一部分
先秦时期
(远古—
—前221)
远古
时期
旧石器时代:约170万-约1万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
代表:元谋人、北京人;生产:打制石器、采集食物和渔猎;生活:用火;群居迁徙、女性为主
新石器时代早期:约1万-5000
代表: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半坡)、河姆渡文化,多元一体发展,中原核心;生产:磨制石器、农业产生、种植水稻和粟、养蚕缫丝;生活:粮食生产者、人口增加、定居筑屋(半地穴和干栏式)和村落、彩陶和泥条盘筑法、骨针和纺轮、习惯足迹成了路、原始音乐文学宗教产生、农业相关天文数学等科技发展;母系氏族公社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5000-约前2070
代表: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生产:少量青铜器、男子占主要地位,女子居于从属地位、商品交换以物易物;生活:蛋壳陶、玉器、祭坛、神庙;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分化—部落战争—阶级社会;父系氏族公社
传说时代:三皇五帝、炎黄—华夏人文始祖、尧舜禹禅让制、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
夏商
西周
时期
夏:约前2070-约前1600
商朝:约前1600-前1046
西周:前1046-前771镐京
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奴隶制的形成发展繁荣时期
夏:禹建立;世袭制;夏桀
商:汤建立;定都殷;内外服制度;商纣王、牧野之战
西周:周武王、镐京;分封制和宗法制,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原始民主传统;
法律与教化:禹刑汤刑九刑、敬天保民和礼乐制度
农业:主要部门,工具木石为主少量青铜;土地制度是奴隶制国有井田制; 手工业:青铜铸造、锻打和铸造; 商业:市的出现、工商食官、出现货币海贝和商朝铜铸币、周礼记载借贷出现
城市:分区、功能、规制各有定制
商朝:殷墟青铜器和甲骨文思想:夏商相信鬼神和上天;
西周初年明德敬德;周易强调自强不息;西周太史伯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春秋
战国
时期
东周:前770-前256洛邑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社会大变革;思想上百家争鸣
礼崩乐坏,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各国变法运动和商鞅变法(奖励耕织、县制、军功授爵制、土地私有制,最彻底);
地方制度:战国郡县制;
选官制度:军功授爵制、官僚制产生;户籍制度:战国建立;
法律与教化:铸刑书是第一部成文法,出现早期德治(儒家)与法治(法家)之争;
民族关系:华夏认同——血缘认同,各族同源共祖;文化认同,华夏先进。
农业:铁犁牛耕、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个体劳动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生产关系变化;
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铁范
商业:中心城市出现、工商食官打破、多种形式铜币、实物借贷
儒家孔子:仁和礼、有教无类、六经文化典籍
道家老子: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无为而治
百家争鸣:背景(士的崛起、争霸需要)代表人物(儒家孟子荀子、道家庄子、阴阳家邹衍、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影响(思想解放、源头活水)——文化奠基科技:扁鹊四诊法
第二部分秦汉时期
(前221-220)
秦朝
时期
秦朝:前221-前207咸阳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巩固;奠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秦的统一:统一原因和影响
中央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地方制度和社会治理:
郡县制和文书行政制度;
户籍制度:分类登记;
赋税制度:田赋人头税徭役;
基层制度:乡里亭
官吏制度:选官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考核上计制;监察御史大夫体系
法律与教化:《秦律》和令、焚书坑儒民族关系:典客、典属国;修长城退匈奴、修
灵渠征越族设三郡、征服西南夷;
巩固统一:车轨、文字(小篆)、货
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驰道直道、迁徙豪强
交通:以咸阳为中心道路系统、开
灵渠运河,促进政治(中央集权)经济(车同轨经济交流)文化发展 (政令传达)
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1、中国古代史知识结构表
两汉
时期
楚汉之争:前206-前202
西汉:前202-9长安
新朝:9-25长安
东汉:25-220洛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