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皮肤针刺法和拔罐法(60学时).pptVIP

三棱针、皮肤针刺法和拔罐法(60学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血疗法;一、刺络放血的概念;二、古代对刺络放血法的应用;现代名老中医的应用;三、刺络放血法的针具;三棱针刺法

第一节;一、定义:

三棱针刺法:

刺破腧穴/一定部位/浅表血络;

少量血液/少量液体/皮下纤维组织。

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二、针具:

三棱针:

古称“锋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因为针体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而命名。

规格:大,中,小

保藏:注意针尖;第九页,共六十二页。;(一)持针姿势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二)具体操作方法:

1、点刺法

2、散刺法

3、刺络法

4、挑刺法;操作

揉压推按局部→消毒→刺入2-3mm→立即出针→挤压

▲注意: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少许液体。

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运用:

多用于昏厥、高热、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

取穴:

四肢末端(十宣十二井)

头部(攒竹太阳印堂百会)

耳穴(耳尖、扁桃体)及大椎、四缝等;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操作:

1.在病变周围散刺

2.由病变外缘环行向中心点刺(10-20针)

运用:局部瘀血肿痛(扭挫伤),血肿,水肿,顽癣(发无定处,皮肤发痒,丘疹,可有落屑,日久区域扩大,融合成片,瘙痒明显,搔之不知疼痛,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3、刺络法(泻血法);第十七页,共六十二页。;4.挑刺法;刺激部位:

1.以痛为腧选点法

2.以脊髓神经分布特点选点法(颈椎病、甲状腺肿大,慢性前列腺炎、痔疮)

3.以脏腑器官病变选取相应腧穴法(背俞穴));泻热: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流行性感冒发热、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发热。

止痛: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结石绞痛,阑尾炎腹痛等。

化瘀消肿: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无论陈伤、旧伤。

急救开窍:中暑??惊厥,痧症,昏迷,血压升高等。

解毒: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疖肿,丹毒,毛囊炎等。;五、注意事项;第二节皮肤针法;一、概述

定义属于丛针浅刺法,由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扣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理论基础经络系统组成皮部--经络--脏腑

针具梅花针七星针十八罗汉针

硬柄,软柄;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二页。;二、操作方法;轻刺激

方法

用力小、皮肤轻微潮红、充血,无疼痛

运用

头面部,老幼、虚证久病;中刺激

方法

用力介于轻重间,皮肤潮红,不出血,疼痛可忍受。

运用

适用于一般部位(除头面部的其它部位),以及一般患者。;重刺激

方法用力大,皮肤潮红并微出血,疼痛较难忍受

运用压痛点,背部、臀部等肌肉丰厚处,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二页。;(四)叩刺部位;三、适应范围

1、痛证:头痛、腰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

2、神经性皮炎、斑秃、顽癣、皮肤麻木等。

3、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不寐。

4、慢性肠胃病、便秘等。

5、近视、视神经萎缩等。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或针头变松者,须及时修理。

(2)灵活运用腕力,垂直扣刺避免斜刺或钩挑。

(3)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4)循经扣刺时,每隔1cm左右扣刺一下,扣8-16次

(5)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软柄针持针法;硬柄针持针法;;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良性刺激,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古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罐的种类;2、玻璃罐

用玻璃制成,形如球状,肚大口小,口边外翻,有大、中、小3型。

优点:是质地透明,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

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

缺点:容易破碎。;3、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

文档评论(0)

BeautifulAnge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