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高三年级期初测试历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龙山文化时代的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规模宏大的都城城址,城址占地面积280余万平方米,有宫殿区、仓储区、公共墓地区、王族墓地区、观象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住区等明确的功能分区,结构复杂,布局规整。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生产分工明确B.国家初始形态出现
C.奴隶社会经济繁荣D.都城布局已成定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中国。根据材料,陶寺遗址中有规模宏大的都城城址,且有宫殿区、仓储区等多种明确的功能分区,结构复杂,布局规整。根据所学知识,国家初始形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城市的形成、功能分区的细化等特征,陶寺遗址具备这些特点,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国家初始形态,B项正确;材料虽提到有手工业作坊区等,但仅从功能分区不能直接得出社会生产分工明确,功能分区和生产分工明确并非等同概念,排除A项;龙山文化时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并非奴隶社会,排除C项;仅从这一处龙山文化时代的都城遗址不能得出都城布局已成定式的结论,“已成定式”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统计了先秦诸子时代文献中的“圣”“圣人”“圣王”概念的出现频率。这反映了()
文献
“圣”出现次数
“圣人”出现次数
“圣王”出现次数
《墨子》
191
50
122
《荀子》
157
83
39
《管子》
179
94
46
《韩非子》
108
73
8
《吕氏春秋》
116
69
27
A.“大一统”观念的孕育B.时代对社会失序的反思
C.集权思想成为社会共识D.诸子思想的兼收与融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先秦时期。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先秦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社会混乱的解决方案,希望自己理想的圣人、圣王出现,重新构建一个自己希望的和谐社会,这体现了先秦诸子时代对社会失序的反思,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大一统”观念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集权思想是法家主张,但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项;各派都有自己的圣人、圣王理想,内涵各不相同,因此文献中多次提到“圣”的概念不能体现诸子思想的兼收与融合,排除D项。故选B项。
3.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
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尚书有弹劾责问大臣的权力、有权选举用人并课考中央高官,天下奏章要通过尚书才能上达,这些现象直接讲述了两汉尚书职权的加强,两汉尚书的官员多由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其职权的加强本质上反映了皇权加强,相权削弱,D项正确;尚书省制的确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中央集权重在强调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加强尚书职权为表象,而非本质,排除C项。故选D项。
4.中国古代不少人口迁移运动都带有政治权力的影子,迁移的动因有避难、迁都、垦荒等。而由最高统治者主导的内聚式的人口迁移运动,往往带有增强文化向心力的意图,最适合作为其依据的是()
A.秦朝将六国贵族迁入咸阳B.北魏贵族移居并改籍洛阳
C.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偏安D.清前期移湖广之民入四川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根据材料
及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要求所有随行鲜卑贵族改籍贯为洛阳,不得回迁平城,这既是由国家权力强制推动的,也带有增强中原文化向心力的意图,B项正确;秦朝将六国贵族迁入咸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管控,维护帝国统治的安全,排除A项;靖康之变后的南迁,不属于“由最高统治者主导的内聚式的人口迁移运动”,排除C项;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届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福建省长汀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高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河北省邢台市卓越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九师联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收心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苍溪中学校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2026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