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埃及葬礼艺术研究
引言:跨越三千年的生死对话
站在吉萨高原的金字塔前,夕阳将胡夫金字塔的棱角染成琥珀色。那些被岁月磨蚀的石灰岩块上,依然能辨认出古埃及工匠刻下的凿痕——这不是普通的建筑,而是古埃及人写给永恒的情书。从公元前3100年上下埃及统一算起,到公元4世纪基督教传入彻底改变丧葬传统,古埃及人用三千年时间,将对死亡的恐惧、对永生的渴望,全部熔铸进葬礼艺术的每一道线条、每一块砖石、每一抹色彩里。这些沉默的艺术品,既是打开古埃及精神世界的钥匙,更是人类早期文明对”生死”命题最执着的探索记录。
一、生死观:葬礼艺术的精神底色
要理解古埃及葬礼艺术的辉煌,必须先读懂他们刻在纸草卷和金字塔铭文里的生死哲学。在古埃及人的宇宙观中,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起点。这种信念根植于两个核心概念:“卡”(Ka)与”巴”(Ba)。
“卡”是每个生命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双生子”,它在人出生时就与肉体绑定,需要通过食物、香气和供奉维持能量。当肉体死亡后,“卡”不会消失,反而需要更稳定的居所——这就是陵墓必须坚固、随葬品必须充足的根本原因。而”巴”则是更具灵性的部分,通常被描绘成带有人头的鸟,它可以自由穿梭于现世与冥世,但最终要回到陵墓与”卡”和肉体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永生。
奥西里斯神话则为这种生死循环提供了具象的模板。这位被弟弟塞特谋杀分尸的冥神,在妻子伊西斯的帮助下复活,成为掌管死后审判的主神。每个死者都要在”真理之厅”接受奥西里斯的审判:心脏被放在天平一端,另一端是象征真理的羽毛。只有心脏不重于羽毛的人,才能获得进入”芦苇原”(古埃及人想象的理想来世)的资格。这种”生前道德决定死后命运”的观念,直接影响了葬礼艺术的两大功能:一是为死者准备”通关”所需的护身符、咒语;二是通过壁画等形式强调死者生前的善举。
二、空间与建筑:用石头书写永生
如果说生死观是灵魂,那么陵墓建筑就是承载灵魂的容器。从最早的马斯塔巴(Mastaba,阿拉伯语”长凳”之意)到吉萨金字塔,再到新王国时期的帝王谷岩窟墓,古埃及葬礼建筑的演变,本质上是对”永恒居所”的不断升级。
2.1马斯塔巴:从地面到地下的初始探索
早王朝时期(约前3100-前2686年)的贵族墓葬多为马斯塔巴,这种长方形的平顶建筑由泥砖或石灰岩建成,底部是深入地下的墓室,顶部的平台用于举行祭祀仪式。墓室墙壁上已经出现简单的浮雕,内容多为死者的名字、官职和供奉场景。比如萨卡拉墓地出土的马斯塔巴,墓主是第三王朝的大臣赫特菲尔斯,其墓室墙壁上刻着”愿面包、啤酒、牛腿永远供于我前”的铭文——这既是对”卡”的供养宣言,也是最早的葬礼艺术功能表达。
2.2金字塔:向天而歌的永生宣言
真正让葬礼建筑升华为艺术奇迹的,是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前2181年)的金字塔。第三王朝左塞尔王的阶梯金字塔(由伊姆霍特普设计)是重要转折点:原本的马斯塔巴被叠加成六级阶梯,象征法老通过阶梯升入天国。到第四王朝,阶梯被打磨成光滑的三角形斜面,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门卡乌拉金字塔)达到顶峰。
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现因风化降至136.5米),由230万块平均重2.5吨的石灰岩砌成,误差不超过0.5英寸。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天文指向:金字塔的四个面严格对准东西南北四方,误差仅0.05度;内部的法老墓室位于金字塔高度的1/3处,其花岗岩顶板由5层重达50吨的巨石叠加,形成减压空间——这些设计不仅是工程智慧,更是宗教隐喻:方锥体象征太阳的光线(拉神的眼泪化作金字塔的石头),精准的方位让法老的”卡”能沿光线升入太阳船,与拉神同行。
2.3岩窟墓:从显耀到隐秘的转变
中王国(约前2055-前1650年)后,金字塔的辉煌逐渐褪色。盗墓频发和经济压力促使新王国(约前1550-前1070年)的法老们选择更隐蔽的埋葬方式——帝王谷。这些凿刻在底比斯(今卢克索)尼罗河西岸悬崖中的岩窟墓,入口狭小,内部却如迷宫般深邃。图坦卡蒙墓(1922年被霍华德·卡特发现)虽因早夭未完全完工,仍出土了5000余件随葬品;拉美西斯六世墓的穹顶用金箔和蓝色颜料绘制星空,每颗星星都对应特定的神祇,仿佛将整个宇宙搬进了墓室。
这种转变背后是生死观的微调:古王国时期法老被视为”拉神之子”,需要通过金字塔彰显神性;新王国时期,随着底比斯阿蒙神地位上升,法老更强调自己是”奥西里斯的人间化身”,因此陵墓的重点从外在的宏伟转向内在的神圣——墙壁上的《亡灵书》咒语、通往墓室的七重门(象征七重冥府)、刻满42位审判神名字的石棺室,都是为了帮助法老完成奥西里斯式的复活。
三、视觉叙事:壁画与浮雕中的来世指南
如果说陵墓是”永生的房子”,那么墙壁上的壁画和浮雕就是”房子的说明书”。这些用矿物颜料(孔雀石绿、赤铁矿红、方解石白、青金石蓝)绘制的图像,既是装饰艺术,更是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迎春杯数学试卷.doc VIP
- 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2).pdf VIP
- 思遵高速公路SZTJ标的施工组织研究设计.doc VIP
- 思遵高速公路SZTJ-11标的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财信证券-基金深度报告:美国REITs梳理专题.pdf
- 绩效评估公平感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分析.doc VIP
-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期末考试答案(分类好的).pdf VIP
- 202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意大利语语言文学》试题(原卷).pdf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实验室安全培训(首都医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小小营养师》幼儿园大班健康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