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
去年深秋陪奶奶去社区医院调降压药,诊室里老医生翻着病历本说:“要不把现在的药换成利血平?便宜,效果也稳。”我盯着处方单上那个陌生的名字直犯嘀咕——这药我听都没听说过,靠谱吗?奶奶倒是松了口气:“我记得以前老邻居吃的就是这药,便宜管用。”从那天起,我像着了魔似的翻药典、查文献,甚至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药师聊天,总算把利血平的“底细”摸了个大概。今天就借着这趟“探药之旅”,跟大家好好聊聊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
一、利血平的基础认知:从植物到药物的“前世今生”
要弄清楚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得先明白它到底“从哪儿来”。利血平不是实验室里合成的化学药,而是从一种叫“蛇根木”的植物里提取的天然生物碱。这种植物原产于印度,当地传统医学里早有用蛇根木根皮治疗“疯狂病”(类似现在的精神疾病)和高血压的记载。直到1952年,科学家才从蛇根木中成功提取出纯品利血平,从此它正式走进现代医学的舞台。
(一)成分特性决定作用方向
利血平的化学结构有点复杂,但关键特性就两点:一是脂溶性强,能轻松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二是对交感神经末梢的“囊泡”有特殊亲和力。这两个特性,直接决定了它既能影响外周血管(降血压),又能作用于大脑(镇静安神),这也是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最核心的生物学基础。
(二)从“明星药”到“基础药”的角色变迁
上世纪50到70年代,利血平可是降压药里的“顶流”。那时候降压药选择少,利血平因为起效温和、价格低廉(一片几分钱),几乎成了基层医院的“降压标配”。后来随着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等新药问世,利血平的光环逐渐淡了,但至今仍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里占着一席之地——尤其对经济条件有限、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依然不可替代。
二、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从降压到镇静的多面表现
我曾拿着利血平的说明书问药师:“这药为啥能管血压?”药师笑着说:“它就像个‘小偷’,专门偷血管收缩的‘弹药’。”仔细琢磨,这话还真形象。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降压:温和持久的“血管松弛剂”
利血平的降压作用是最广为人知的。它的工作原理分两步走:第一步,钻进交感神经末梢的囊泡里,阻止去甲肾上腺素(一种让血管收缩的物质)的储存,就像把“弹药库”锁死;第二步,已经储存的去甲肾上腺素会被逐渐“消耗”,血管失去了收缩的“动力”,自然就放松了。这种作用带来的效果很特别——不像有些降压药吃下去半小时就起效,利血平需要连续吃1-2周才慢慢显效,但一旦起效,效果能维持好几天。
举个例子,奶奶的老邻居张爷爷,78岁,高血压10年,之前吃某新型降压药总说“头晕得厉害”,后来换了利血平(每天半片),血压慢慢从160/95降到135/85,而且没再喊头晕。这就是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在老年患者身上的典型体现:温和、稳定,不容易引起血压骤降的不适。
(二)镇静:中枢神经的“安抚剂”
很多人不知道,利血平最早被发现的其实是镇静作用。印度传统医学用蛇根木治疗“疯狂病”,现代研究发现,利血平能减少大脑中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储存,这些递质和情绪、行为密切相关。所以,早期利血平还被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躁动、焦虑。
不过现在这方面用得少了——毕竟有更安全的抗精神病药。但在基层,偶尔还能见到医生给高血压合并焦虑的患者开利血平,“一箭双雕”控制血压和情绪。我问过社区医生:“这样用安全吗?”医生说:“得挑人,要是患者本身有抑郁症倾向,可绝对不能用。”这也提醒我们: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有两面性,用对了是好药,用错了可能添乱。
(三)其他:被“副作用”掩盖的潜在价值
利血平还有些“边边角角”的作用,比如能促进胃肠道蠕动(可能和抑制交感神经有关)。以前有老医生会用小剂量利血平辅助治疗功能性便秘,但现在很少有人这么用了——毕竟它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多,有胃溃疡的患者用了反而容易胃疼。这些“额外”作用,其实是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的延伸,但因为副作用风险,临床应用很谨慎。
三、用好利血平:功效虽好,“分寸”很重要
我把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研究得差不多了,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奶奶有老慢支,胃也不太好,能不能吃?特意带她去问医生,医生翻着药盒说:“这药好是好,但不是谁都能用,得把‘规矩’摸清楚。”利血平的作用与功效要想发挥好,这几个“注意事项”必须记牢:
(一)这些人用不得:禁忌症要牢记
1.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利血平会增加胃酸分泌,溃疡患者吃了可能诱发胃出血。奶奶有老胃炎,医生特意交代“要是吃了反酸、胃疼,必须马上停药”。
2.抑郁症患者或有抑郁史的人:前面说过,利血平会减少5-羟色胺,而5-羟色胺不足正是抑郁症的诱因之一。我查文献发现,有报道称长期用利血平的患者,抑郁发生率能到15%,这可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