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目录
TOC\o1-2\h\u11007大体积承台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1
17823一、施工方法选择 1
21769二、保温措施实施 1
185272.1保温设施搭建 1
28942.2加热系统配置 2
9882三、温度控制要求 3
142323.1关键温度指标 3
282663.2温度调节措施 3
5443四、冬季施工热工计算 3
257834.1基本耗热量计算(修订版) 3
308644.2附加耗热量计算 4
30264.3蒸汽用量计算 4
9562五、质量与安全管控 5
245265.1温度监测与调控 5
226495.2混凝土养护要求 5
324675.3安全措施 5
359六、附则 6
一、施工方法选择
大体积混凝土核心控制目标为减小内外温差(规范要求≤25℃),避免温度应力引发裂缝。结合冬季施工外部低温环境(日均温≤5℃),单一保温方法难以满足需求,采用“暖棚法+蓄热法+蒸汽加热法”综合方案,通过低水化热配合比、内部冷却循环水控制内部温度,外部多层保温与主动加热协同维持外部温度,实现温差精准管控。
1.1各方法适配性分析
暖棚法:针对承台体积大(通常单墩承台体积≥500m3)、需持续作业的特点,搭建封闭保温棚,创造稳定升温环境,避免外部寒风直接侵袭;
蓄热法:利用混凝土自身水化热与保温材料蓄热,减少热量散失,适配夜间及低温时段保温需求;
蒸汽加热法:通过蒸汽对拌合材料、作业空间主动加热,解决冬季材料温度低、水化热释放慢的问题,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达标。
二、保温措施实施
2.1保温设施搭建
2.1.1保温大棚构造
基础与框架:基坑周边砌筑240mm厚MU10灰砂砖墙(高度2.5m),内侧抹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棚内采用φ48×3.5mm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1.5m×1.5m,横杆步距1.8m),顶部用钢管弯制成弓形桁架(跨度≤6m),桁架间距1.2m,确保承载力≥2kN/m2(含雪荷载);
围护与保温层:棚体四周及顶部采用“阻燃棉毡(厚度50mm,导热系数λ≤0.035W/(m?℃))+彩条布(厚度0.1mm,防水等级IPX5)”双层覆盖,棉毡接缝处搭接≥200mm,用压条固定;棚门设置双层保温门(尺寸2m×2.5m),内侧挂棉毡帘,减少开关门热量散失;
抗风措施:大棚四周每10m设置1道风缆(采用φ12mm钢丝绳,地锚埋深≥1.5m),顶部桁架每隔3m设置横向支撑,抵御冬季大风(风速≥6级)侵袭。
2.1.2拌合系统保温
搅拌站大棚:搅拌主机、砂石料仓、水泥罐均搭建保温棚,棚内安装蒸汽排管(管径DN50,间距500mm),确保棚内温度≥10℃;
砂石料加热:料仓底部铺设蒸汽管道(管径DN40,孔距100mm),通过蒸汽间接加热砂石料(禁止蒸汽直接接触,避免含水率超标),加热后砂石料温度控制在5-10℃;
水泥罐保温:水泥罐外壁包裹2层阻燃棉毡(总厚度80mm),顶部呼吸阀加装保温套,防止罐内水泥受潮结块。
2.2加热系统配置
2.2.1蒸汽加热回路
拌合用水加热:搅拌站设置5m3不锈钢水箱,内置蒸汽盘管(换热面积≥10m2),将水加热至40-60℃(根据出仓温度动态调节,避免水温过高导致水泥假凝);
作业空间加热:承台暖棚内均匀布置蒸汽排管(管径DN65,每20m设置1组,每组长度10m),排管距地面1.5m,蒸汽压力控制在0.2-0.3MPa,通过温控阀调节棚内温度;
输送管道保温:蒸汽管道采用“岩棉管(厚度50mm)+铝箔保护层”包裹,阀门及接头处增设保温套,减少热损失(热损失率≤5%)。
2.2.2混凝土运输保温
输送泵管:采用“橡塑保温管(厚度30mm,λ≤0.038W/(m?℃))+镀锌铁皮保护层”包裹,水平管每隔5m设置1个固定支架,垂直管与结构接触处垫绝缘垫;
运输车辆:罐车罐体包裹2层棉毡(厚度50mm),罐口加盖保温盖,运输时间≤30min,确保混凝土运输过程温度损失≤2℃。
三、温度控制要求
3.1关键温度指标
控制环节
温度要求
检测频率
检测方法
混凝土出仓温度
8-12℃
每车1次
插入式温度计(精度±0.5℃)
混凝土入模温度
≥5℃(严禁低于3℃)
每50m31次
同出仓温度检测方法
暖棚内温度
日均温15-20℃,最低≥5℃
每2h1次
壁挂式温度计(精度±1℃)
拌合材料温度
水泥5-10℃,砂石5-8℃
每批次1次
红外测温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