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教学课件.pptVIP

乌台诗案教学课件.ppt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台诗案教学课件

第一章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

北宋政治风云:王安石变法与熙宁新政11068年:变法开始宋神宗登基,重用王安石,开启熙宁变法。新法涉及财政、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力图富国强兵。21069-1076年:激烈对抗新党与旧党围绕变法展开激烈斗争。司马光、苏轼等人坚决反对,认为新法扰民伤国。朝堂分裂为两大派系。31077-1085年:变法失败

乌台名称由来历史渊源乌台即御史台,这一称呼源于汉代。相传汉代御史台外种植了许多柏树,树上经常栖息着乌鸦,因此得名乌台。这个看似诗意的名称,实际上代表着朝廷最重要的监察机构,负责纠察百官,维护朝纲。机构职能御史台作为监察官员的最高机构,拥有弹劾百官、审理案件的重要职责。许多文字狱案件都由御史台发起和审理。在宋代,御史台的权力极大,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举报高级官员的不当言行。

苏轼的政治立场与遭遇政治立场苏轼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法,认为新法过于激进,会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他属于旧党的核心人物,与司马光等人志同道合。职业生涯苏轼历任多地知州,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但因政见不同,在新党执政期间屡遭贬谪,仕途坎坷。1079年转折这一年,苏轼被贬至湖州知州,这次贬谪成为乌台诗案的导火索,也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乌台诗案的发源地宋代御史台旧址,这里曾经是决定无数官员命运的地方,也是苏轼遭受政治迫害的起点。建筑虽已不存,但历史的印记却深深烙印在中华文化的记忆中。

第二章乌台诗案的起因与经过一份例行的谢恩表文,却成为了政治对手攻击的武器。苏轼的文字才华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反而成为了他的致命弱点。

关键事件:苏轼《湖州谢上表》01背景情况1079年3月,苏轼被任命为湖州知州。按照宋代惯例,新任官员必须向皇帝上表谢恩,这本是一个例行公事。02表文内容苏轼在谢上表中写道: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等语句,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03政治解读新党人士将这些话解读为对朝政的不满和讥讽,认为苏轼在讽刺新进的改革派官员,暗示自己才是真正的贤者。

监察御史李定等人的控诉主要控诉者监察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联合发起对苏轼的控诉。他们精心搜集苏轼的诗文作品,断章取义地解读其中的反动内容。控诉内容摘录《杭州纪事诗》等作品中的敏感语句指控苏轼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将诗句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解读为讽刺皇帝无能最终以大逆不道的重罪要求处死苏轼断章取义的政治手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文人的诗词往往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苏轼被捕与审讯7月28日:逮捕苏轼在湖州任上被逮捕,消息震惊朝野。这位文坛巨匠的突然被捕,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8月18日:押送御史台苏轼被押送到京城御史台监狱,开始了长达数月的牢狱生活。御史台监狱条件恶劣,苏轼饱受煎熬。10月15日:审理报告御史台向皇帝申报审理情况,案件牵连广泛,涉及二十九位名士,包括苏轼的弟弟苏辙等人。12月:最终判决宋神宗虽不愿杀害文人,但迫于压力,最终下令将苏轼贬谪到黄州,结束了这场轰动朝野的文字狱。

绝命诗中的凄凉与才情苏轼在狱中写下《狱中寄子由》等诗作,字字血泪,句句真情。即使面临生死危机,他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才华,这些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苏轼的绝命诗与朝廷反应绝命诗的创作苏轼在狱中创作了多首诗作,其中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最为著名,表达了他面临生死危机时的复杂心境。王安石的劝谏政治对手王安石在关键时刻向宋神宗进言:圣朝不宜诛名士。这句话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风度和对文化的尊重。神宗的宽恕宋神宗读到苏轼的诗作后深受感动,认识到苏轼并非真正的反叛者,只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最终决定从轻发落。

第三章乌台诗案的影响与苏轼的转变乌台诗案成为苏轼人生的转折点。政治上的挫败反而成就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辉煌,苏轼在逆境中完成了从政治家到艺术家的华丽转身。

案件对苏轼精神与艺术的冲击书法风格转变从园劲姿媚的工整规范转向信笔书意的自由奔放,书法作品更具个人情感色彩和艺术表现力。生活态度调整变得更加隐忍和达观,饮酒增多,更多地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创作风格深化诗文风格更显沉郁与深刻,作品中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书取意艺术风格的形成理论基础书取意理论强调书法创作应该表达内心真实情感,而不拘泥于传统的技法规范。这一理念在苏轼的黄州时期得到充分体现。实践成果创作了《寒食帖》等传世名作书写《赤壁赋》等经典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书法美学体系苏轼的书法点画自由奔放,体现了自然信笔的精神追求。他将诗、文、书、画融为一体,追求天工与清新的艺术境界。

苏轼晚年政治命运与艺术成就再次贬谪元祐年间,苏轼再次被贬谪到岭南,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精神境界却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陶自娱以和陶渊明诗自娱,在诗歌创作中寻找精神慰藉,体现出超然物外的人生

文档评论(0)

scj112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605213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