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杜甫诗词鉴赏及背诵指导
杜甫,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其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更是一部浓缩的唐代社会生活画卷与知识分子的心灵史。研读杜诗,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更能涵养家国情怀,体会深沉的人文关怀。本文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的杜甫诗词鉴赏方法与高效的背诵指导,助力读者真正走进杜甫的诗歌世界。
一、杜甫诗词鉴赏要义
鉴赏杜甫诗词,需从“知人论世”出发,结合其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由表及里,逐步深入。
(一)把握“诗史”特质,理解时代背景
杜甫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阅读杜诗,首先要对其生平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例如,《三吏》《三别》作于安史之乱中,诗人目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人民的同情与对战争的控诉。不了解“安史之乱”这一历史背景,便难以深刻体会“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背后的悲怆。因此,在鉴赏前,查阅相关史料,了解诗作的创作年代与具体情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品味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
杜甫的诗歌,始终贯穿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深广的人文关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国家沦陷,诗人痛心疾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身困顿却心系天下寒士,这种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感人至深。在鉴赏时,要特别留意诗人如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如何将对亲友的思念、对百姓的同情融入诗句之中。这种情感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渗透在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和对细节的刻画之中,需要我们细心体味。
(三)赏析“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艺术风格。“沉郁”指其情感的深沉、忧愤;“顿挫”指其节奏的跌宕起伏、语言的锤炼有力。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密不可分。如《登高》一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中蕴含了漂泊之苦、年老之衰、多病之痛、孤独之寂,情感层层叠加,凝重深沉,可谓“沉郁”的典范。而“顿挫”则体现在诗句的抑扬顿挫、章法的开合变化上,如《兵车行》开篇的叙事,中段的议论,结尾的感叹,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鉴赏时,要反复吟咏,感受其声调的高低缓急,体会其情感的起伏变化。
(四)领悟诗歌艺术的集大成与创新
杜甫是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各体兼工,尤其擅长律诗。其律诗对仗工整、用典精妙、炼字精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色彩鲜明,对仗天成,画面感极强。同时,杜甫又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他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将社会现实、民生疾苦、日常琐事等皆纳入诗中;他发展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叙事、议论、抒情有机结合。鉴赏杜诗,要关注其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意象选择等方面的匠心独运,学习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精神。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中的“潜”字和“细”字,将春雨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含蓄生动。
二、杜甫诗词背诵指导
背诵杜诗,不仅是积累知识、增强语感的有效途径,更是与古人精神相通的过程。但杜诗数量众多,部分作品篇幅较长或情感深沉,背诵时需讲究方法。
(一)理解为先,意义记忆
死记硬背往往事倍功半,且容易遗忘。背诵杜诗,应在充分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结构和情感脉络的基础上进行。先通读几遍,了解诗歌大意,搞清楚每一句写了什么,上下句之间有何联系,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例如背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先理解诗人从茅屋被秋风所破的窘迫,到对群童抱茅的无奈,再到夜雨难眠的痛苦,最后升华到家国大义的广阔胸怀这一情感发展线索,背诵时就能顺着思路自然流出。
(二)把握脉络,提纲挈领
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诗作,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可以先梳理其叙事或抒情的脉络,找出关键的过渡句或中心句,形成一个“提纲”,再分段背诵,最后整合。例如,此诗可分为“咏怀”(自叙怀抱)、“赴奉先途中见闻”、“到家后的悲痛”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再提炼出核心内容,这样背诵起来就能有条不紊。
(三)品味语言,感受声韵
杜甫的诗歌,尤其是律诗和绝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背诵时,要出声朗读,仔细品味其平仄、押韵、对仗等音乐美。通过反复吟咏,感受诗句的抑扬顿挫,让诗歌的韵律在口腔和耳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加深记忆。例如《登高》的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声调铿锵,多读几遍,自然就能上口成诵。
(四)名句引领,以点带面
杜甫诗歌中有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这些名句往往是诗歌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容易记住的部分。可以先将这些名句熟记于心,然后以此为“锚点”,带动对整首诗的记忆。记住了名句,再回顾其上下文,理解其在全诗中的作用和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