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考试证号与你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杜甫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是从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木叶”发展来的。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而杜甫之后,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地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要说明“木”字的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唐诗宋词中描写月的地方如此之多,月在文人心中早已不单是种客观存在,已经成为精神寄托。月意象已渗透到文人的心象,人也因月而穿越古今。
明月释义为光明的月亮。在前人诗篇中,皎洁的月光照耀大地,一切都呈现出来,没有阻隔。宝琴在《西江月》中念“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似乎也符合了前人对明月探透一切的写照。“明月”诗部分作于中秋,古代文人的这种现象也被曹雪芹引用,贾雨村中秋在飞彩凝精的明月下唏嘘,湘云的“银蟾气吐吞,药经灵兔捣”更是对唐宋明月的一种诠释。清冷的月色,几点星光,颓败凄楚之意尽显。即便中秋之月,添一“冷”字,气氛便凝结。《红楼梦》中的“冷月葬花魂”和“月冷黄沙鬼守尸”都与物象消亡相连,凄清奇诡暗喻生命将尽,一字言尽悲沉。风月,在上述诗词中或指清风明月、或指男女情爱之事、又或指诗文,而在《红楼梦》中,多倾向于第二者。《红楼梦引子》中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2026学年湖北省名校联盟园创高三第一次物理联考Word版.docx
- 2026届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解析版).docx
-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解析版).docx
- 广西南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解析版).docx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历史(解析版).docx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 (解析版).docx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 (原卷版).docx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解析版).docx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数学(原卷版).docx
- 贵州省铜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原卷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原卷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原卷版).docx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政治(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原卷版).docx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调研政治(解析版).docx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兴化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