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材料分析题·中国史(湖北专用)(原卷版).docxVIP

(2021-2025)5年高考1年模拟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材料分析题·中国史(湖北专用)(原卷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年(2021-20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

PAGE

PAGE1

专题05中国史·材料分析题

考点

五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工农业发展

2022年T17中国古代农书;南北方农业生产

2025年T1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

1.核心命题主题

湖北高考中国史材料分析题,以国家治理为核心,突出制度变革与经济基础的互动,强调历史解释的深度与材料实证的精度,同时注重家国情怀的价值引领。重点考察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高频考点)、经济基础与工农关系、社会思潮与民众动员、社会生活变迁、战争与革命等内容。

2.材料形式与设问特点

(1)材料类型多样化:

文献摘编(农书/律令/书信)、表格(三次反帝运动对比)、地图(西汉形势/华北根据地)、数据图表(期刊分布)。

(2)贯通性命题:

跨朝代梳理(如边疆治理从汉至唐、财政关系从宋至清)。

3.备考建议:

备考需打破朝代界限,构建贯通性知识网络。

(1)聚焦治理主线:强化中央集权、地方自治、边疆政策、制度创新的关联性。

(2)贯通经济脉络:梳理农业技术演进、工业化积累方式、城乡关系转变。

(3)关注社会转型:分析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生活变迁(休息制度)、民众动员(政党作用)。

考点2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2024年T16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

考点3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025年T16中枢秘书制度变革

考点4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023年T16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

考点5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021年T17中央和地方财政

考点6

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

2022年T18反帝爱国运动

考点7

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

2024年T17五四时期期刊

考点8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2021年T18星期制;星期“公休制”

考点9

敌后战场的抗战

2023年T17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考点01工农业发展

1.(2022·湖北·高考真题)【古代农书与农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以下为部分农书一览表

时间

书名

主要内容

先秦

《管子·地员》《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初步总结。

西汉

《氾胜之书》

记录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

北魏

《齐民要术》

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

宋代

陈旉《农书》

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依托于作者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

元代

王祯《农书》

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

明代

《种树书》

专门记述果树、蔬菜、花草栽培。

《农政全书》

传统农书集大成者,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

——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等

材料二??《耕田》:“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穙种,七月、八月犁稀杀之,为春谷田,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熟类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起到了绿肥作用。《大小麦》:“冬雨雪止,以物辄菌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

——据《齐民要术》

材料三??《粪田之宜篇》:“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主张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地力常新壮”的目的,体现了“用类如用药”的思想。《善其根苗篇》:“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

——据陈旉《农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古代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的异同。

2.(2025·湖北·高考真题)【工农业与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19世纪末,全国工业生产仅有13个门类。1933年,增至23个大类。1952年起,中国工业迅猛发展。1978年,中国能够生产的工业产品已达34个门类。进入21世纪,中国已在所有的工业门类完成布局,拥有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根据联合国制定的行业分类标准,中国是目前唯一拥有全部39个工业大类的国家。

据测算,1954至1978年间,我国通过对农业不等价交换的方式(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业中取得的资金达5100亿元,其中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改革开放后,大量的资金仍从农村流向城市。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我国工业化积累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基本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国有企业税后利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