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日期:
演讲人:XXX
菊花写意国画课件
目录
CONTENT
中国菊花文化概述
01
菊花的文化象征意义
清寒傲雪的品格
菊花在深秋霜降时仍能盛开,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将其与隐逸文化紧密关联,成为文人高洁品性的象征。
吉祥与长寿的寓意
多元化的花语内涵
古神话中菊花被视为“延寿客”,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祈愿,民间常用菊花图案装饰器物以表达美好祝福。
不同颜色的菊花寓意各异,黄色代表淡淡的爱,白色在中国象征哀悼(常用于丧仪),而在日本则象征贞洁;暗红色菊花则体现娇媚之美,展现其文化解读的丰富性。
1
2
3
历代名家菊花题材作品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中的菊花工笔细腻,色彩明丽,反映了宫廷审美对菊花“富贵寿考”意象的推崇。
宋代院体画的写实风范
徐渭《墨菊图》以泼墨技法表现菊花,笔墨酣畅淋漓,凸显其“孤标傲世”的气质,成为大写意菊花的典范之作。
明代文人画的写意精神
恽寿平《菊花图册》兼工带写,既继承宋人写生传统,又融入没骨技法,展现菊花“冷艳幽香”的独特神韵。
清代多元风格的融合
菊花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共同代表儒家“君子之道”——梅喻坚贞,兰喻高洁,竹喻虚心,菊则象征淡泊名利的隐逸精神。
与梅兰竹的共性象征
相较于梅之凌寒、兰之幽谷、竹之刚直,菊花更强调“晚节”与“耐久”,常被文人用以自况晚年坚守节操的志向。
互补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国画中,菊花常与竹石、兰草组合构图,如郑板桥“菊竹图”通过对比线条的刚柔,深化“君子和而不同”的哲学意境。
艺术表现的互动性
菊花与四君子文化关联
写意工具与材料准备
02
毛笔特性与选用标准
狼毫笔采用黄鼠狼尾毛制成,笔锋劲健且弹性极佳,适合表现菊花花瓣的尖锐线条和枝干的苍劲质感,尤其在勾画花瓣边缘时能精准控制顿挫变化。
狼毫笔的弹性优势
由狼毫与羊毫混合制成的兼毫笔兼具硬挺与柔润特性,适合表现菊花叶片的浓淡过渡,既能铺陈大面积墨色,又可完成细节提按,是写意菊花的核心工具。
兼毫笔的综合性
纯羊毫笔吸水量大且笔触柔和,适用于渲染背景或表现花瓣的湿润感,但需注意控制水分以避免过度晕染导致画面浑浊。
羊毫笔的蓄墨能力
水分与速度的平衡
生宣纸吸水性强,需根据墨色浓度调整运笔速度——淡墨可缓慢行笔以增强渗透,浓墨需快速挥洒防止扩散过度,通过实践掌握“疾徐有度”的技法。
生宣纸的晕染效果控制
分层晕染技法
先以淡墨铺底表现花瓣基部,待半干时叠加浓墨勾勒纹理,利用生宣的“水痕效应”形成自然渐变,模拟菊花瓣的立体感与光影变化。
防洇技巧
可通过局部涂刷明矾水或选择半生熟宣纸过渡区域,控制关键部位的晕染范围,避免花瓣结构模糊失形。
墨色层次调配要点
焦墨与枯笔的应用
以极浓墨(焦墨)刻画花蕊或老枝,配合侧锋干笔擦出飞白效果,表现菊花枝干的粗糙质感与沧桑感,增强画面对比度。
破墨法的动态效果
趁湿在淡墨上点染浓墨(浓破淡),或反向操作(淡破浓),利用墨色交融产生自然渗化,模拟菊花丛的虚实相生意境。
五色墨的梯度调配
从“清墨”到“重墨”分五个色阶调色,清墨用于花瓣尖端,中墨塑造叶片背面,重墨强调叶脉与阴影,通过色阶叠加丰富画面层次。
菊花造型结构解析
03
花头俯仰向背规律
正面花头表现
花芯筒状结构需用浓墨点簇,外围舌状花瓣呈放射状展开,强调花瓣基部聚拢、梢部舒展的形态特征,注意中心对称性与花瓣长短交替的节奏感。
侧面花头刻画
根据视角调整花瓣透视关系,近侧花瓣宽大饱满,远侧花瓣缩短变形,花托部分以淡墨勾勒弧形轮廓,体现花头扭转时的体积感。
仰视与俯视动态
仰视时花瓣向上翻卷,露出花萼及短梗连接处;俯视则表现花瓣下压的弧度,花芯部分被遮挡,仅通过外层花瓣的层叠暗示整体结构。
花瓣层叠生长逻辑
内层瓣片转折关系
靠近花芯的瓣片短小且密集,墨色较深,通过笔触的顿挫表现瓣尖的卷曲与相互叠压,形成“攒心”式的立体层次。
瓣形分类与用笔技巧
平瓣以中锋匀速拖笔,末端提笔露锋;匙瓣则需侧锋起笔,收笔时腕部下沉形成勺状弧度;管瓣用捻管技法表现其细长卷曲的特征。
外层花瓣分布规律
舌状花瓣基部紧密附着花托,梢部自然弯曲下垂或上翘,相邻花瓣需保持长短错落,避免机械对称排列,体现自然生长的不规则美感。
03
02
01
枝干穿插组合法则
主干以篆籀笔法写出苍劲质感,分枝遵循“欲左先右”的走势,通过顿挫转折表现木质化茎节的硬度,整体构图需符合“女”字形或“之”字形骨架规律。
叶片互生,叶柄基部半包茎干,画时需注意叶序的螺旋排列规律,老叶墨色浓重且边缘锯齿明显,嫩叶以淡墨侧锋扫出,体现阴阳向背。
近景枝干用焦墨枯笔表现皴裂肌理,远景枝条以淡墨湿笔虚化,穿插处留白或施以淡赭石渲染,增强画面纵深感。
主枝与分枝的力学平衡
叶片与枝干的生态关联
空间虚实处理
核心技法分解示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招聘4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0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Word版).doc VIP
- 中药荆芥课件.pptx VIP
- 2025年安徽职业技术大学招聘4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ICS:27.180T_CEEMA 002—2020_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曲线验证技术规范.pdf VIP
- 成语故事-三心二意2-课件.pptx VIP
- (必会)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近年考试真题题库资料汇总(300题).pdf VIP
- 江苏2024年二级造价工程师《土建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 上海市预备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点汇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