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PAGE1
数据链路层通信方式
在硬件后门攻击中,数据链路层通信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涉及到了后门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通信方式主要关注如何在硬件设备之间建立可靠的通信链路,以及如何通过这些链路传输数据。本节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链路层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无线通信等,并探讨它们在硬件后门攻击中的应用。
串行通信
原理
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其中数据一位接一位地按顺序传输。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SPI(串行外设接口)、I2C(内部集成电路)等。这些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因为它们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
UART通信
原理
UART是一种异步通信协议,不需要外部时钟信号。数据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以固定波特率传输。UART通常用于短距离通信,例如在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之间。
攻击方式
在硬件后门攻击中,攻击者可以利用UART通信协议的特性来植入后门。例如,攻击者可以在设备的固件中植入一个隐蔽的UART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发送或接收命令,从而控制设备。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UART通信代码示例,展示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配置和使用UART接口。
#includestdio.h
#includeunistd.h
#includefcntl.h
#includetermios.h
#includestring.h
//配置UART接口
intconfigure_uart(constchar*device,intbaud_rate){
structtermiostty;
intfd=open(device,O_RDWR|O_NOCTTY|O_SYNC);
if(fd0){
printf(ErroropeningUARTdevice:%s\n,device);
return-1;
}
//获取当前终端设置
if(tcgetattr(fd,tty)!=0){
printf(Errorgettingterminalattributes\n);
return-1;
}
//配置波特率
cfsetispeed(tty,baud_rate);
cfsetospeed(tty,baud_rate);
//配置数据格式
tty.c_cflag=~PARENB;//清除数据位掩码
tty.c_cflag=~CSTOPB;//清除停止位掩码
tty.c_cflag=~CSIZE;//清除数据位掩码
tty.c_cflag|=CS8;//8位数据
tty.c_cflag=~CRTSCTS;//禁用硬件流控制
tty.c_cflag|=CREAD|CLOCAL;//开启接收数据,本地连接
//配置输入输出
tty.c_iflag=~(IXON|IXOFF|IXANY);//关闭软件流控制
tty.c_iflag=~(ICRNL|INLCR|IGNCR|ISTRIP);//禁用特殊字符处理
tty.c_oflag=~OPOST;//禁用输出处理
tty.c_oflag=~ONLCR;//禁用特殊字符处理
//设置最小字符数和等待时间
tty.c_cc[VTIME]=10;//等待1秒
tty.c_cc[VMIN]=0;//不需要最小字符数
//应用配置
if(tcsetattr(fd,TCSANOW,tty)!=0){
printf(Errorsettingterminalattributes\n);
return-1;
}
returnfd;
}
//发送数据
intsend_data(intfd,constchar*data,intlength){
returnwrite(fd,data,length);
}
//接收数据
intreceive_data(intfd,c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3).零日后门攻击的检测方法.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4).应急响应流程.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5).应急响应团队的组建与培训.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6).攻击检测与初步响应.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7).系统隔离与保护.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8).数据恢复与系统修复.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10).攻击源定位与清除.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12).安全意识培训与预防措施.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13).应急响应案例分析.docx
- 零日后门攻击:零日后门的应急响应_(14).应急响应工具与技术.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5).网络层通信方式.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6).传输层通信方式.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7).应用层通信方式.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8).硬件后门的隐蔽性技术.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10).硬件后门的检测与防御.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11).案例分析:著名的硬件后门攻击事件.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_(12).未来趋势与研究方向.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通信方式all.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植入与激活_(1).硬件后门攻击概述.docx
- 硬件后门攻击:硬件后门的植入与激活_(2).硬件后门的分类与特点.docx
最近下载
- 储能技术-全套PPT课件.pptx
- 高中高考备考经验课件.pptx VIP
- 黄精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doc VIP
- 项目2 2.3 植物根&茎&叶的形态与结构观察(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4)(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教学副校长在全体教师大会上发言:听好每一节课,走好专业每一步.docx
- 磁力泵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一种利福霉素S-Na盐的合成方法.pdf VIP
- 项目2 2.3 植物的营养器官(3)(课件)-《植物生产与环境》(高教版第4版)同步精品课堂.pptx VIP
- WHO《数据完整性指南》2021(中英文对照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