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黄小米的简介与功效
一、黄小米的基础简介
黄小米是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粟(Setariaitalica)的去壳种仁,因种皮呈黄色或橙黄色而得名,是中国传统的“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其植株为一年生草本,茎秆直立,叶片细长,圆锥花序下垂,成熟后籽粒经脱壳处理即为可食用的黄小米。
1、历史渊源与种植分布
黄小米的栽培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距今约8000年前的中国北方遗址(如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粟的炭化遗存,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作物。目前全球主要种植区集中在东亚、中亚及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如山西、陕西、内蒙古)因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产出的黄小米以颗粒饱满、营养丰富著称。
2、品种与形态特征
黄小米按粒形可分为圆粒型和长粒型,圆粒型质地较黏,适合煮粥;长粒型质地偏硬,更适合蒸饭。优质黄小米外观呈均匀的亮黄色,无杂色斑点,颗粒饱满有光泽,手搓无碎末;劣质品多颜色发暗或过亮(可能经染色处理),颗粒大小不一,搓揉后易掉粉。
二、黄小米的营养成分解析
黄小米的营养价值在谷物中处于较高水平,其成分构成具有“三高三低”特点:高碳水化合物、高B族维生素、高矿物质,低脂肪、低钠、低升糖指数(GI值约55,属于中低GI食物)。具体营养数据(以每100克可食部计)如下:
1、核心营养物质
(1)碳水化合物:含量约75-78克,以淀粉为主,其中约70%为支链淀粉(易糊化,蒸煮后口感软糯),30%为直链淀粉(消化吸收较慢,可延长饱腹感)。
(2)蛋白质:含量约9-11克,虽低于小麦(约13克),但氨基酸组成更均衡,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占比约35%,对肌肉修复有辅助作用。
(3)脂肪:含量约3-4克,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比约70%),包括亚油酸(ω-6)和α-亚麻酸(ω-3),二者比例约4:1,符合人体健康需求。
2、微量营养素
(1)维生素:B族维生素含量突出,每100克含维生素B1约0.33毫克(为大米的3倍)、维生素B2约0.1毫克(为大米的2倍),还含有少量维生素E(约1.2毫克)。
(2)矿物质:铁含量约5.1毫克(是大米的4倍),锌约1.8毫克(是大米的2.5倍),镁约107毫克(是大米的3倍),钙约41毫克(是大米的5倍),且矿物质多以有机态存在(如铁与植酸结合形成可溶络合物),生物利用率较高。
(3)活性成分:含有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多酚类物质(如阿魏酸)及植物甾醇(如β-谷甾醇),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约0.3-0.5克/100克,具有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
三、黄小米的主要健康功效
基于其营养成分特点,黄小米在传统食疗和现代营养学中均被视为“药食两用”食材,核心功效体现在以下方面:
1、健脾和胃,促进消化
黄小米中的淀粉以慢消化淀粉(SDS)为主,进入人体后需较长时间分解为葡萄糖,可减轻胃肠负担。其含有的淀粉酶(每克约含0.2单位)能辅助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小米粥熬煮后表面形成的“米油”(主要成分为糊精、黏液蛋白)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缓解胃酸对黏膜的刺激。临床观察显示,脾胃虚弱者(如术后恢复期、慢性胃肠炎患者)每日食用100-150克黄小米粥,连续2周后,腹胀、反酸等症状改善率可达60%-70%。
2、补养气血,改善贫血
黄小米的铁含量(约5.1毫克/100克)在谷物中位居前列,且其中的维生素B6(约0.15毫克/100克)和叶酸(约20微克/100克)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对于缺铁性贫血人群(尤其女性生理期后),将黄小米与红枣(含铁约2.3毫克/100克)、桂圆(含铁约0.2毫克/100克)同煮,铁的吸收率可提升30%-40%。需注意,食用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材(如枸杞、猕猴桃)能进一步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
3、调节代谢,辅助控糖
黄小米的GI值(约55)低于大米(GI值约73)和白面(GI值约81),其含有的膳食纤维(约1.6克/100克)可延缓胃排空速度,延长葡萄糖释放时间。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将每日主食的30%替换为黄小米(如用小米粥替代白粥),餐后2小时血糖峰值可降低1.5-2.0mmol/L(降幅约15%-20%)。但需注意,小米粥熬煮时间过长(超过40分钟)会导致淀粉过度糊化,GI值可能升至65以上,建议控制熬煮时间在20-30分钟。
4、宁心安神,改善睡眠
黄小米是谷物中色氨酸含量较高的品种(约200毫克/100克),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血清素)和褪黑素的前体物质,二者均与情绪调节、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实验表明,连续7天晚餐食用150克小米粥的受试者,入睡时间平均缩短10-15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减少2-3次。搭配牛奶(含色氨酸约320毫克/100克)或莲子(含色氨酸约180毫克/100克)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