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5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5篇

第一篇

2008年出生的林小棠是南京市金陵中学初二(3)班学生。她的书桌右上角贴着一张手写便签:“光要照进别人的生活里”,这是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坚持的信念。

小学时,小棠跟着社区志愿者第一次走进月牙湖街道养老院,看到92岁的王奶奶坐在窗前反复摩挲一张旧照片——那是她远在加拿大的孙女。“奶奶,我教您视频通话吧!”小棠蹲在老人身边,用了整整三个下午,逐句教王奶奶点击屏幕、接通语音。当视频里传来孙女的声音,王奶奶抹着眼泪抓住小棠的手:“囡囡比亲孙女还亲。”从此,每周六上午9点到11点,小棠的日程表雷打不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读报、陪失智的李爷爷做手指操、帮视力模糊的张奶奶整理药盒。她还发现养老院的老人们爱听评弹,便跟着社区老艺术家学唱《太湖美》,如今已是养老院“文艺小教员”,去年重阳节演出时,86岁的赵爷爷举着手机录视频,说要发给外地的子女看:“我们这儿有个比唱片机还甜的小百灵。”

升入初中后,小棠把公益圈从养老院拓展到了“星星课堂”。社区里有7个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她主动担任课后辅导员。为了让数学基础薄弱的小宇提起兴趣,她把加减乘除编成“超市购物游戏”;为了帮爱画画的朵朵圆“办画展”的心愿,她用零花钱买画框,在社区活动室办了场“童画里的四季”展览,吸引200多位居民参观。疫情期间,小棠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忙得连饭都吃不上,便和妈妈一起熬了30锅姜茶,装在保温桶里送到核酸检测点。“阿姨,喝口热乎的!”她举着一次性纸杯的手冻得通红,却笑得像朵小太阳。

成绩上,小棠连续6年保持年级前十,尤其擅长语文和英语。她把获得的2000元作文竞赛奖金全部捐给了“乡村儿童阅读计划”,还牵头组建了“小橘灯”图书角,动员全班同学捐出闲置书籍,定期送到结对的乡村小学。班主任李老师说:“小棠的善良不是一时兴起,是刻在骨子里的温度。她让我相信,一个孩子的光,真的能照亮一片天。”

第二篇

“这个传感器要再往左移5毫米,不然识别不到厨余垃圾的湿度。”在苏州市第十中学科技社团活动室里,14岁的陈默正蹲在一台半人高的“智能垃圾分类箱”前调试程序。这是他耗时8个月完成的发明,如今已在所在社区投入使用,让垃圾正确投放率从60%提升到了90%。

陈默的科技启蒙来自爷爷。退休前是工程师的爷爷总说:“技术不是玩物,要解决实际问题。”小学五年级时,陈默跟着爷爷倒垃圾,看到保洁阿姨弯腰翻找混投的垃圾,手上沾着油渍。“能不能让机器自己分类?”这个念头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发芽。从此,他一有空就泡在图书馆查资料,用零花钱买传感器、继电器,在旧纸箱上做实验。第一次测试时,误把电池正负极接反,箱子“啪”地冒了烟,他的右手背被烫出两个水泡,却笑着对妈妈说:“这是成功的‘勋章’。”

初中加入科技社团后,陈默的视野更宽了。他注意到视障人士出行不便,便设计了“声波导盲手环”——通过超声波探测前方障碍物,用震动频率提示距离。为了收集数据,他跟着盲协志愿者体验蒙眼行走,记下200多条“痛点”:“楼梯台阶要提前1.5米提示”“路沿石的震动要更短促”。修改第12版时,他发现震动模块灵敏度不够,凌晨3点爬起来查论文,最终用微型马达替代了普通震动器。这个项目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现在已被当地盲协纳入辅助工具采购清单。

陈默不仅自己搞发明,还当起了“小导师”。他发起“科技小课堂”,每周三下午给低年级同学讲编程入门,用“打地鼠”游戏教循环语句,用“浇花机器人”讲传感器原理。社团里原本最怕物理的小林,现在能独立组装简易机器人;六年级的朵朵用他教的Scratch编了个“防近视提醒程序”,成了班里的“护眼小助手”。

“未来我想做一名民用工程师。”陈默说这话时,眼镜片后的眼睛亮闪闪的,“科技的温度,就是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生活。”

第三篇

“出发!”随着教练一声哨响,15岁的陆明轩如离弦之箭扎进泳池,溅起的水花还没落下,他已划出5米远。这个皮肤晒得黝黑的少年,是江苏省青少年游泳锦标赛100米蝶泳项目的三连冠得主,可谁能想到,三年前的他曾是个因为哮喘差点放弃游泳的“病秧子”。

明轩的游泳梦始于6岁。当时他体弱多病,妈妈带他去学游泳锻炼体质。第一次下水就呛了水,他哭着说“再也不学了”,教练蹲下来问:“你看水里的小鱼,哪条没呛过水?”这句话像颗火星,点燃了他的倔劲。从此,他每天早5点到6点、下午4点到6点雷打不动训练,即使冬天泳池边结着冰,也咬着牙完成2000米的量。

初二那年,明轩的哮喘突然加重,训练时常常游到50米就胸闷得直咳嗽。医生建议暂停剧烈运动,他急得直掉眼泪:“我不想当逃兵!”妈妈给他买了哮喘喷雾,教练调整了训练计划——别人练速度,他练呼吸;别人游短距离,他游长距离打基础。每天放学后,他留在泳池加练“水下吐气”:含着

文档评论(0)

151****33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