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杜甫的诗词
篇1《征夫》
杜甫[唐]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作品赏析
这首诗起句格调沉郁,“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写出了战争频仍的混乱时代,老百姓因苦于征战远戍,或流落他乡或被抓当兵或饥寒而死,造成人口急剧减少的状况。十户人家没有几人是活着的,在这样一个战乱频发的年代,黎民百姓已经剩不下什么了,家里山外到处都是荒无人烟、一片凄凉景象。诗人以极为沉痛的语气,描写出了朝廷征召壮丁带给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和无穷苦难。
第二联,写诗人的所见所闻,蕴含着极深的悲切情绪。“路衢惟见哭”写出了大路小路上到处都传来送别亲人上战场的生离死别的痛哭之声。“城市不闻歌”与上句相对,就连最热闹的城市也听不到一句欢声笑语。之所以景象如此悲凉,归结起来只有战争。这两句诗,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战乱带给人民的伤痛与无奈,诗人痛恨这没有休止的战乱与征戍,忧国忧民之情尽在其中。面对生灵涂炭,联想自己多年四处漂泊的身世,直到现在还找不到可以暂时安定栖身的所在,心系人民疾苦的诗人有感而发:“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他将自己比作漂浮在水中的断枝枯藤,找不到安身之处,形象地映衬出战乱时期人们的居无定所、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而那些衔着竹片背着沉重武器,在战争状态中的紧张地行军的战士,也是一根“漂梗”。这两句描述,透露出对战乱的愤慨。
结尾以“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写出诗人对自身对国家未来的极大忧虑。官军没有收复四川,我能够到哪里去呢,诗人忽然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安史叛军没有平息,外患侵扰尚未结束,前往蜀地的归路还未打通,自己还能不能回到家乡还是个未知数。面对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不可知与不确定,在诗人对未来担忧中,也包含着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这首诗,诗人选择征夫这样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烙印的人物作为触媒,通过特殊的角度,将安史之乱带给劳苦大众的深重苦难予以深刻的揭露,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未来前途的深深忧虑。
《诗》:“骍骍征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漂梗无安地①衔枚有荷戈②。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题曰征夫,伤征人之丧败也。(,)上四哀阵亡者多,下四叹援师不至。千山空多,言有险莫守,衔枚荷戈,望官军来救。吾道如何,自慨进退失据矣。【卢注】官军未通蜀,仍望严武也。)
①漂梗,注见一卷。②《周礼》:“军旅令衔枚,禁无嚣。”《汉书·高帝纪》:“章邯夜衔枚击项梁定陶。”颜师古注:“枚状如箸,横衔之,结纽而绕项以止言语也。”《诗》:“荷戈与祋。”
-----------仇兆鳌《杜诗详注》-----------
篇2《佐还山后寄三首》
杜甫[唐]
山晚浮云合,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村黑鸟应栖。
野客茅茨小,田家树木低。旧谙疏懒叔,须汝故相携。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
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葳蕤秋叶少,隐映野云多。
隔沼连香芰,通林带女萝。甚闻霜薤白,重惠意如何。
作品赏析
还山,还东柯谷也。
山晚黄云合①,归时恐路迷。涧寒人欲到,林黑鸟应栖。野客茅茨小②,田家树木低③。旧谙疏懒叔④,须汝故相携。
(首章,赠佐还山。一四写暮景,下四念山居。《杜臆》:佐所居,以山云涧水为胜,故三诗两及之。须汝相携,欲与偕隐也。)
①塞云多黄,故公诗云“黄云高未动”,又云“山晚黄云合。”梁简文帝诗:“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②陶潜诗:“茅茨已就治。”③应璩诗:“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④嵇康《绝文书》:“性复疏懒。”
其二
白露黄粱熟①,分张素有期②。已应春得细③,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④,香宜配绿葵⑤。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次章,望佐寄米也。八句皆叙事,上半嫌其寄迟,下乃促其速致。《杜臆》:素有期,谓粱熟则分饷,旧有此例。菊、葵,皆秋时物产,故以相比。他日,言平时。米精则饭滑。)
①《月令》:季秋之月,白露降,农乃登谷,是黄粱熟于秋候也。乐府:“石上慊慊舂黄粱。”苏恭《本草》:黄粱,出蜀汉商浙间,香美胜于诸粱,人谓竹根黄。②钟会檄:“分张守备。”后魏高允《徵士颂》:“在者数子,仍复分张。”《北史》:蠕蠕阿那瓌言:“老母在彼,万里分张。”《高僧传》:道安为朱序所拘,乃分张徒众。王羲之帖:“秋当解褐,行复分张。”庚信《伤心赋》:“兄弟则五郡分张,父子则三州离散。”李白诗:“不忍云间两分张。”【朱注】分张,分别之时。③淮南子:“量粟而春。”【吴注】古乐府:“石上慊慊春黄粱。”④《本章》:菊,一名金芷。《月令》:“孟秋之月,菊有黄华。”⑤《诗》:“七月烹葵及菽。”《闲居赋》:“绿葵含露。”【钱笺】《颜氏家训》:蔡郎者讳纯,遂专呼莼为露葵。承圣中,有士人聘齐,主客郎李恕问曰:“江南有露葵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细说通电直导线附近的场摘要: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没有电场.DOC
- 昆山联江发纸业有限公司扩建项目.pdf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引线键合模型 wire bonding model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pdf VIP
- 透过“人车家”战略,看小米加码大家电对白电行业影响几何.pdf VIP
-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4章化学模块练习(含答案).doc VIP
- 绘本《小鹿历险记》.ppt VIP
- 八年级地理中国海洋资源.ppt VIP
- 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pptx VIP
- rca医疗案例分析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