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植物病害概述(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pptxVIP

2.1植物病害概述(课件)--高一《植物保护技术》同步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病害的定义

植物病害的症状;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1、植物病害(plantdisease):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

中,由于受到不良环境或病原生物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受到阻

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二、植物病害的特征

从植物的病害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植物病害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病理变化过程(三个病变):

环境条件的有害作用(不良环境或有害生物的侵袭)→植物生理病变(新陈代谢发生紊乱,生理生化功能失调)→组织病变(细胞、组织结构异常)→形态病变(器官和外部形态变异)

环境的有害作用是否构成了植物病害?

;环境的有害作用,并不都是构成病害的原因,只有那些引起植物

生理程序正常功能失常,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的,且过程是

连续动态,才能称为病害。

例如:单纯的机械损伤,冰雹、鸟兽取食、虫伤均不属于病害,因为它们对植物的损伤是瞬间完成,没有病理变化过程。

2、具有经济学观念

对人类而言,植物病理变化的结果只有当造成人所需产品的产量下降和品质下降时,才称为病害。如果这种病理变化的过程其结果对人没有损失,甚至对人有益,这些也不属于植物病害的范畴。例如:茭白茎部膨大(茭白黑粉病)、韭黄、蒜黄、碎色郁金香(花叶病毒引起)等。

因此,病害的实质:植物病害一定要造成经济损失,没有经过病理三个程序,不称为病害(是有害环境因素(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使植物产生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在生产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郁金香杂色花;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发生病变所表现的特征。)

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个方面。(病毒只有病状没有病征)

(一)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1.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

(1)花叶:浓绿和淡绿相间的,不均匀变色。(2)褪色:均匀变色,变淡绿或黄绿色。(3)黄化:均匀变黄。(4)红叶:花青素形成过盛,叶片变紫或红色

2.斑点:植物病部局部细胞或组织坏死。形成各种各样的坏死斑。

3.腐烂:植物病况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根、茎、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多肉的组织更容易发生)。

(1)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

(2)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

(3)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

;腐烂与斑点的区别:坏死多少还保留了原组织或细胞的轮廓,而腐烂丧失了植物的原有形状。

4.萎蔫:植物缺水而发生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

植物萎蔫表现症状:

(1)全株性—根及主茎的维管束组织破坏。

(2)局部性—侧枝及叶柄的维管束组织受到侵染,单个枝条或叶片发生萎蔫。

常见植物萎蔫症状:枯萎、黄萎、青枯。

5.畸形:植物被侵染后,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

6.流脂:流胶(树龄较大的桃、李、杏的树干病)

流脂(松树、柏树的树干)

;(二)病征:病部表现出的病原物特征称为病征。

病症的类型

1、霉状物:病部形成各种毛绒状的霉层。例如:霜霉、青霉、绿霉、灰霉。

2、粉状物:病部形成的黑粉或白粉。

3、线状物:病部形成的白色或紫红色的棉线状形成物。

4、粒状物:病部产生颗粒状物。

5、脓状物:潮湿时病部产生黄褐色、胶黏状的脓状物。(细菌病害特有病征)

;植物在其生命过程中受病原生物侵害或受不良环境影响,其代谢过程受到影响和破坏,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病变,在形态上表现出病态,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导致局部或整株死亡,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称为植物病害。;(1)病原:引致病害的原因,寄生物和不良环境条件

(2)病程:组织结构和生理异常变化过程,机械损伤和虫伤无病理变化过程。机械创伤是往往是瞬间发生的。

(3)损失:经济损失。;二、植物病害的病因;

1933年,林克(Link)提出“病害三角”学说(diseasetriangle):感病的寄主植物、具有致病性的病原物和有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引起病害。也称“病害三要素”。

;病原类型;三、植物病害分类;引起植物发病的主要原因称为病原。按其不同性质可分为非生物病原和生物病原两大类。

非生物病原:指植物周围环境的不良因素,包括不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等。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是不能传染的,所以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该类病害的发生直接取决于植物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PPT制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写作、定制、修改、润色等工作,以及PPT 的制作等。本人已有10年政府机关公文写作和PPT制作等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