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CCSB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008—2021
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技术规程
2021-10-22发布2021-11-21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300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聂守军、刘晴、刘宇强、高世伟、常汇琳、马成、景玉良、刘宝海、李波、刘凯、姜辉、王翠玲、谢树鹏、魏中华、刘立超、门龙楠、孙中华、宗天鹏、王宝力、闫春艳、史淑春、薛英会、白瑞、董擎辉、王红蕾、邵珊珊。
DB23/T3008—2021
1
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种质资源评价与保存的技术路线、鉴定方法、性状判定和保存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种质资源的评价与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579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2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GB/T19557.7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水稻
NY/T83米质测定方法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标准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23/T020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圃基本单元区
种质圃中用于每份种质保存所需的最小单位面积,其大小由每份种质保存株数和行株距决定。3.2
圃种植小区
由若干或一定数量圃基本单元区构成。
3.3
DB23/T3008—2021
2
圃内编码
入圃种植的种质的顺序编号。
3.4
盐(碱)害指数
对种质资源进行适应盐(碱)环境能力的评价。盐(碱)害指数=∑〔(各级记载的受害植株数×相应盐(碱)害级数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盐(碱)害级数值)〕×100%。
4环境条件与种质质量
4.1环境条件
试验地环境空气质量应按GB3095的规定执行。试验地农业灌溉水质应按合GB5084的规定执行。试验地土质应具有当地的代表性,地势平坦,形状整齐,土壤肥力均匀,土壤环境质量应按GB15618的规定执行。试验地附近无高大建筑物。
4.2种质资源质量条件
种质资源质量应按GB4404.1的规定执行。
5种质资源来源与检疫
5.1来源
从事水稻行业相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的种质;从野外采集的种质;从国外或省外引入引进的种质。
5.2检疫
从国外或省外引入的种质资源,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省内相关水稻检疫对象名单进行严格检疫,发现有检疫对象要立即销毁。确认为新种质并经检疫合格的种质可入圃评价。
6种质资源编码
6.1统一编码
对入圃的种质资源进行编码,按照GB/T2659、GB/T2260的规定,根据种质来源地区+三位顺序号对种质资源进行编码,便于查询,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引入第1号种质资源可编码为231202001。
6.2圃内编码
根据种质资源评价和保存的目的,设立圃基本单元区和圃种植小区,根据入圃种植的种质的顺序编号,设立圃内编号。
7种质资源评价试验方案
7.1试验设计
DB23/T3008—2021
3
每份种质资源一般在一个鉴定点进行评价,如有特殊要求,可多点异地评价。采用旱育苗插秧栽培,一般叶龄3.5叶时单株移栽,栽培方法应按DB23/T020的规定执行。圃种植小区长宽比以2:1~3:1为好。种质资源的播种、收获、脱粒等操作,应符按DB23/T020的规定执行,以保证种质资源的遗传特性。每个种质资源3次重复,至少有3年重复试验。每个圃种植小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3T 3009-2021 伊藤芍药‘巴茨拉’嫁接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10-2021 细绿萍种萍扩繁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11-2021 细绿萍种植及收获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12-2021 油品运输罐泄漏应急处置规范.docx
- DB23T 2914-2021 耐热聚乙烯(PE-RT II型)低温供热管道工程技术标准.docx
- DB23T 2917-2021 红皮云杉人工林修枝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21-2021 水曲柳2代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22-2021 水曲柳腋芽微繁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25-2021 饲用红三叶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23T 2926-2021 玉竹实生苗繁育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