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金黄膏联合红光照射:开启痔术后肿痛治疗新路径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痔疮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肛门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民间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虽略显夸张,但也侧面反映出其高发性。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全国性肛肠疾病普查结果显示,痔疮发病率高达87.25%,而在2000年后的流行病学统计中,其发病率仍维持在50%-60%左右,女性的发病率可能较男性更高。痔疮包含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种类型,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和性别的人群。尽管大部分痔疮患者无需治疗,但仍有约5%的患者需要接受相应治疗。
手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然而,痔术后肿痛这一并发症却较为普遍。据临床观察,大部分接受痔疮手术的患者都会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痛症状。痔术后肿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如疼痛导致患者坐立不安、睡眠质量下降,水肿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等,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肿痛症状若不能及时缓解,还可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可能影响手术创面的愈合,增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传统的肛肠内科常用栓剂和口服药物来缓解痔术后肿痛,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栓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栓剂脱落、溶解不完全等问题,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口服药物则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不仅起效相对较慢,而且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部分药物还可能存在过敏风险,给患者带来新的困扰。因此,寻找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痔术后肿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红光照射和金黄膏在肛肠疾病治疗领域逐渐受到关注。红光照射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创、副作用小等优点。它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从而加速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金黄膏则是一种中药外用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等。这些中药成分相互配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瘀化痰等功效。在临床实践中,金黄膏已被用于治疗多种外科疾病,如痈肿疮疡、丹毒等,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已有研究表明,红光照射和金黄膏单独使用时,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痔术后肿痛症状,但目前关于二者联合应用治疗痔术后肿痛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仍较为缺乏。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金黄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痔术后肿痛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比金黄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与单一使用金黄膏或红光照射治疗,明确该联合治疗方法在缓解痔术后肿痛症状方面的疗效差异,评估其是否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肛缘水肿的消退。其次,观察联合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面分析金黄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的安全性,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依据。最后,探讨该联合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从理论层面进一步阐述其治疗痔术后肿痛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从临床治疗角度来看,若金黄膏联合红光照射治疗被证实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安全性,将为痔术后肿痛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丰富临床医生的治疗手段。这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对于患者而言,该联合治疗方法有望更快地缓解肿痛症状,促进手术创面的愈合,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本研究结果也可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肛肠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
二、理论基础
2.1祖国医学对痔的认知
2.1.1痔的概念与中医解读
中医对痔的认知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的《山海经》,其中记载“虎蛟”和“栎”,食之可以“已痔”,这是目前已知最早提出“痔”病名的文献。在《说文解字》中,将痔释义为“后病也”,即后阴之病,从“广”和“寺”着眼,“寺”有峙意,代表高突,意味着痔是后阴肛门部高突的病变。宋代医家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到“如大泽中有小山突出为峙。人于九窍中,凡有小肉突出皆日痔,不独于肛门边也”,由此可见,痔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涵盖了肛肠疾病以及其他窍道中突出的疾病,如鼻息肉等;而狭义概念则与现代医学所指的痔相同,主要是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2.1.2病因病机探究
中医认为,痔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饮食不节是重要病因之一,长期过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易使体内燥热内生,湿热下注于大肠,从而引发痔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明确指出了饮食与痔病的关联。此外,久坐久立、负重远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品牌化运营驱动棒棰岛海参品牌建设的策略与实践.docx
- 五氧化二氮和离子液体绿色硝化体系制备HMX:合成、机理与性能研究.docx
- 丁香叶总酚酸:提取工艺深度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精准解析.docx
- 降水季变对南亚热带阔叶混交林凋落物的影响探究.docx
- 双输入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特性的深度剖析与应用研究.docx
- 从粤鄂画家视角:水彩静物画传统到现代的蜕变.docx
-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K-B-H系储氢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深度探究.docx
- 镨基巨磁致伸缩材料低温性能的多维度解析与优化策略.docx
- 基于真三轴试验的广州结构性粉质粘土力学特性探究.docx
- 从《女勇士》剖析性别视角下对美国东方主义的颠覆与重塑.docx
最近下载
- RIGOL普源PVP2350 无源探头用户手册.pdf VIP
-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docx VIP
- 考研真题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816食品生物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化学锚栓计算(修改版).xls VIP
- osi七层模型教学课件.ppt VIP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2024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pptx VIP
- ZOOM声乐乐器L-12快速入门(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1].pptx VIP
- 《成人密闭式吸痰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图纸会审(表格)》.docx VIP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2008版-新)【模板范本】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