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
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疾病防治指南解读
一、疾病概述
1.1.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的定义
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FVPC)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表现为滤泡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伴有滤泡细胞异型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FVPC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亚型,其发病率占甲状腺癌的1%至2%。FVPC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甲状腺炎症等因素有关。
在组织学上,FVPC的特征包括乳头结构复杂、滤泡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增多以及侵犯血管和淋巴管。这些病理特征使得FVPC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据统计,FVPC患者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年龄分布多见于中老年。值得注意的是,FVPC的肿瘤标志物如甲状腺球蛋白(Tg)和降钙素(CT)水平通常不高,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临床案例:患者张女士,52岁,因颈部肿块就诊。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诊断为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细胞呈乳头状排列,伴有滤泡细胞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和甲状腺球蛋白(Tg),但未表达降钙素(CT)。根据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的指南,张女士被诊断为FVPC。经过手术切除和放射性碘治疗,张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随访中未见复发。
2.2.疾病的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点
(1)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FVP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增长了约2.5倍,其中FVPC的发病率也呈现出相似的增长态势。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FVPC的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FVPC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例如,美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5.3/10万上升至2012年的18.4/10万,其中FVPC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2)FVPC的发病年龄分布较为广泛,但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研究表明,FVPC的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的工作者、家族性甲状腺癌患者等,FVPC的发病率可能会更高。例如,一项针对核能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他们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至3倍。
(3)在地理分布上,FVPC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在沿海地区,由于海鲜摄入量较高,甲状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此外,环境污染、水质污染等因素也可能影响FVPC的发病率。以我国为例,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例如,广东省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在2013年已达到27.4/10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3.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FVPC)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性甲状腺癌综合征(FTCS)患者中,FVPC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例如,具有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家族成员,其FVPC的发生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10倍以上。此外,一些研究发现,FVPC患者中存在染色体异常,如17p13.1缺失和10q11.2-q13.3扩增等。
(2)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FVPC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可能增加FVPC的风险。例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当地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其中FVPC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高碘饮食可能与FVPC的发生有关,但这一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3)FVP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异常有关。研究表明,一些癌基因如BRAF、RAS和HRAS的突变在FVP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抑癌基因如PTEN和VHL的失活也可能导致FVPC的发生。例如,一项研究发现,FVPC患者中BRAF突变的发生率高达40%至60%。这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异常、DNA修复机制受损以及细胞凋亡抑制等病理过程,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1.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1)滤泡性变异乳头状癌(FVPC)的典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等。颈部肿块是FVPC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无痛、质地坚硬,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据统计,约80%的FVPC患者会在疾病早期出现颈部肿块。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尤其是在吞咽干硬食物时,这是因为肿瘤可能侵犯或压迫食管所致。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较少见,但可能是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或气管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2)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FVPC患者还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慌、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而甲状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述新时代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路径,分析青年环保组织的作用与发展方向.docx
- 论述新时代青年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使命,结合计算机专业谈如何助力乡村数字化转型.docx
- 论述新时代青年在“双碳”目标中的责任,分析青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理念.docx
- 论述新时代青年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使命,结合文科专业谈如何提升文化传播能力.docx
- 论述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结合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谈服务路径.docx
- 论述新时代青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责任,分析如何坚定文化自信.docx
- 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工程的历史意义,说明其对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启示.docx
-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演变,分析新时代周边外交的特点.docx
- 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凝聚共识”的优势,分析其对社会团结的作用.docx
- 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说明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