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实词虚词详尽汇编.docxVIP

中考语文古诗文实词虚词详尽汇编.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古诗文实词虚词详尽汇编

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古诗文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分量。无论是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还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都离不开对字词含义的准确把握。而在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运用尤为灵活多变,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解题的关键。这份汇编旨在梳理中考常见的古诗文实词与虚词,为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份相对系统和实用的参考。希望同学们能沉下心来,细细揣摩,将这些基础打牢,方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真正领略古诗文的魅力。

一、常见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数量多,变化也大。掌握实词主要是掌握其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一)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

1.安

*安稳,安定,安全。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逸,安乐。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怎么,哪里。例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2.备

*周全,详尽。例如: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例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准备,防备。例如: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活板》)

3.比

*靠近,并列。例如: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比较,相比。例如: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等到。例如: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4.从

*跟从,跟随。例如:从先人还家。(《伤仲永》)

*顺从,听从。例如: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自,由。例如: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5.当

*对着,向着。例如: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处在某个地方或时候。例如: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应当,应该。例如: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

6.道

*道路。例如: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方法,道理。例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说,讲。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7.发

*出发。例如:有时朝发白帝。(《三峡》)

*发出,抒发。例如:怀怒未发。(《唐雎不辱使命》)

*征发,征调。例如:发闾左適戍渔阳。(《陈涉世家》)

8.故

*旧的,原来的。例如:温故而知新。(《论语》)

*原因,缘故。例如: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所以,因此。例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观

*看,观赏。例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景象,景观。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0.归

*返回。例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归依,归附。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1.好

*美好,良好。例如:不知其旨也。(《虽有嘉肴》)——此处“嘉”意为美好,与“好”意近。

*喜欢,爱好。例如: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12.患

*担忧,忧虑。例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祸患,灾难。例如: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13.及

*到,等到。例如: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比得上。例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4.见

*看见,看到。例如: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童趣》)

*拜见,谒见。例如: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论战》)

*通“现”,出现。例如:才美不外见。(《马说》)

15.尽

*完,没有了。例如: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全部,都。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16.举

*举起,抬起。例如:举头望明月。(《静夜思》,虽为唐诗,但其义通用)

*推荐,选拔。例如: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发动,兴起。例如: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17.绝

*断绝。例如:沿溯阻绝。(《三峡》)

*极,非常。例如:以为妙绝。(《口技》)

*消失,停止。例如:哀转久绝。(《三峡》)

18.类

*类似,像。例如: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种类。例如:物以类聚。(成语)

19.临

*靠近,面对。例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到,将要。例如:临表涕零。(《出师表》)

20.名

*名字,名称。例如: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命名,取名。例如: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说出,指出。例如: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文档评论(0)

月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