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龙线虫病英文名称dracunculiasis别名dracontiasis;guineaworminfection;几内亚虫感染;麦地那麦地那龙线虫传染;麦地那丝虫病;Dracunculosis;dragonwormdisease;Guineawormdisease;几内亚线虫病;龙线虫感染类别感染内科/寄生虫病/蠕虫病ICD号B83.8概述龙线虫病(dracunculiasis,dracontiasis)又称几内亚虫感染(guineaworminfection),是由麦地那龙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体深部结缔组织及皮下组织,可伸出体外。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皮肤溃疡。流行病学本病在热带地区,特别在西非、尼罗河谷、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流行,1986年全球有20个国家350万感染者,1.2亿人受到感染威胁。此后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消除龙线虫病”(eradicationofdracunculiasis)活动,至2001年12月,年发病率骤降,有七个国家(喀麦隆、乍德、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塞内加尔和也门)不再有病例报道。目前全球78%病例发生在连年内战的苏丹南部。但本病在亚洲和非洲的食肉类动物中仍广泛流行,亚洲地区如我国(1995年)、日本(1986年)和朝鲜(1926年)均发现本病本土感染的病例。流行病学我国早在1933年就有北京犬感染本虫报道,1995年首次报道的麦地那龙线虫病患者为安徽一名男性儿童,从其腹壁皮下肿块中取出一条雌性虫体。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犬、马、牛、狼、豹、貂、猴、狒狒、狐、银狐、浣熊、水貂、猫等动物。食肉动物及猴虽可感染,但它们作为本病保虫宿主的意义不大。中间宿主为剑水蚤属,其中最常见为广布中剑水蚤(cyclops)。浅水塘、水池及井水为剑水蚤习惯栖身之处。在印度及非洲某些地区,居民习惯于进入没胫的水中取水,使雌虫有机会与水接触,幼虫逸出,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随水入桶,人饮后即可感染。流行病学流行区居民喜在池塘中洗澡、涉水、洗衣、漱口,因此有很多受感染的机会。有些地区习惯饮用生水,印度宗教习惯在斋戒沐浴时以生水洗口,亦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流行区居民取水及食用水的方式与本病流行有密切关系。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也能从阴道侵入,由于阴道内的酸性渗出液能破坏剑水蚤,释放的幼虫可钻入邻近组织,使人感染。本病多发生于14~40岁农民,感染季节以5~9月为高,通常感染的虫数仅为1~2条,少有超过6条者。流行病学曾报道1例病人在同一时间查出56条虫体。感染本虫后,产生的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病因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medinensis)成虫长圆筒形,白色,匀滑,前端钝圆,尾端较小,并向腹面弯曲。头部隆起,口呈三角形,口周有内环乳突六个(腹背侧各两,两侧各一),外环乳突4对。口囊短小,后接食管,食管前端为纤细的肌质,后端为长大的腺质部分。肠扁平。雌虫大小为(60~120)cm×(0.9~2)mm,雌虫的卵巢、输卵管及子宫成对,子宫内含大量第一期幼虫;雄虫长12~40mm,宽0.4mm。雌虫排出幼虫入水,幼虫在水中可生活7天,被中间宿主剑水蚤(cyclops)吞食后,即从肠腔穿过肠壁,移行至体腔内,在25℃时经12~14天,二次脱皮即具感染性。病因如人误饮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所污染的水后,在宿主胃内经消化液的作用,幼虫从蚤体逸出,到达十二指肠。据动物实验,逸出的幼虫于13h后钻入犬的肠壁,10~12天到达肠系膜,15天到达胸腹肌肉。21天移行至皮下组织,于感染后的3个半月内到达腋窝和腹股沟区。幼虫在移行过程中进行第三次脱皮,变为成虫,并行交配。雌虫的受精时间约在感染后第3个月。雄虫于交配后即死亡。成熟雌虫于感染后第8~10个月移行至宿主肢端皮下组织,虫头向外顶着皮肤,由于虫体的压力及分泌的毒素作用,使局部皮肤产生丘疹,继而变成水疱破溃。病因虫体移行具有“向地性”(geotropism),往往前端朝向地面,朝向下肢。当患病部位与水接触时,雌虫受刺激,虫体前端自溃疡处伸出,由于内部压力大及衰老,虫前部体壁破裂,子宫从裂口脱垂而出,向水中排出大量幼虫,其数目可超过50万/次。宿主离开水源后,雌虫缩回皮下组织,待下次与水接触又重复此过程,直至体内全部幼虫排出,雌虫即很快死亡,并被组织吸收。发病机制麦地那龙线虫常侵犯的部位为四肢和躯干的结缔组织,感染期幼虫在患者体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所在部位无任何病变。成虫成熟时,穿过结缔组织,朝下移行。85%病例的寄生部位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