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钢筋除锈作业安全措施
一、总则
1.1目的
为规范钢筋除锈作业流程,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健康,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确保钢筋除锈作业质量符合工程要求,特制定本安全措施。本措施旨在明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要点,指导现场安全管理及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实现钢筋除锈作业的安全、有序、高效进行。
1.2编制依据
本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编制,同时结合钢筋除锈作业特点及工程实践经验制定。
1.3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桥梁等各类建设工程中,采用人工除锈、机械除锈、化学除锈等方式进行的钢筋除锈作业。作业内容涵盖施工现场钢筋原材、加工场半成品钢筋及安装后钢筋表面的除锈作业,以及相关设备操作、人员防护、环境管理等安全要求。
1.4基本原则
钢筋除锈作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风险预控、分级负责、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识别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及个体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可靠,作业行为规范有序。
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2.1人工除锈作业危险源
2.1.1物理性危险源
2.1.1.1工具使用风险
人工除锈常用钢丝刷、刮刀等工具,长期使用易导致工具磨损或断裂,形成飞溅碎片。操作时若用力不当,可能造成工具失控伤及面部或手部。作业人员长时间保持弯腰姿势,易引发肌肉劳损或腰椎损伤。
2.1.1.2作业环境风险
在狭窄空间或高处平台作业时,可能因立足不稳发生坠落。钢筋堆放区域若存在杂物堆积,易绊倒作业人员。夜间或光线不足区域进行除锈,会增加误操作概率。
2.1.2化学性危险源
2.1.2.1锈尘吸入风险
手工刮除锈层时产生的金属粉尘含有氧化铁等成分,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尘肺病或呼吸道刺激。通风不良的封闭空间内,粉尘浓度易超标。
2.1.2.2接触性皮炎风险
作业后若未及时清洗手部残留的铁锈颗粒,可能引发皮肤过敏或感染。夏季高温作业时,汗液与铁锈混合会加剧皮肤刺激。
2.1.3行为性危险源
2.1.3.1违规操作行为
作业人员为追求效率,可能省略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必要防护装备。多人协同作业时,未明确分工导致工具碰撞或误伤。
2.1.3.2疲劳作业风险
连续长时间除锈作业导致注意力下降,增加工具误用或滑倒概率。高温环境下作业易引发中暑,影响判断力。
2.2机械除锈作业危险源
2.2.1设备操作风险
2.2.1.1旋转部件伤害
电动除锈机、抛丸机等设备的旋转钢丝刷或叶片若发生断裂,可能高速飞射伤人。设备防护罩缺失或松动时,肢体可能意外卷入运动部件。
2.2.1.2触电风险
潮湿环境使用手持电动除锈设备,绝缘层破损易导致漏电。临时用电线路老化或未接地,增加触电概率。设备电源线被钢筋碾压可能造成短路。
2.2.2噪声与振动危害
2.2.2.1听力损伤
机械除锈设备运行时噪声通常超过85dB,长期暴露未佩戴耳塞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
2.2.2.2手臂振动病
长期操作高振动设备(如气动除锈枪),可能引发手指麻木、关节疼痛等振动性疾病。
2.2.3环境适应性风险
2.2.3.1粉尘扩散
抛丸作业产生的金属粉尘在风力作用下扩散至周边区域,影响其他作业人员视线和呼吸。
2.2.3.2设备倾覆风险
在斜坡或不平整地面操作大型除锈设备,可能因重心偏移导致设备倾覆。
2.3化学除锈作业危险源
2.3.1腐蚀性化学品风险
2.3.1.1酸液灼伤
盐酸、磷酸等酸性除锈剂接触皮肤可造成化学灼伤。酸液挥发形成的酸雾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2.3.1.2碱液伤害
氢氧化钠等碱性除锈剂具有强腐蚀性,溅入眼内可能导致失明。混合酸碱废液会产生有毒气体。
2.3.2化学品管理风险
2.3.2.1储存不当
化学除锈剂与还原剂混存可能引发化学反应。容器未密闭导致酸雾挥发,腐蚀周边金属设备。
2.3.2.2废液处置风险
直接排放含酸废液会污染土壤和水源。中和处理不彻底的废液接触金属管道可能释放氢气。
2.3.3防护失效风险
2.3.3.1防护装备缺陷
普通橡胶手套在强酸环境中可能迅速溶解。防毒滤盒失效导致酸雾吸入。
2.3.3.2应急能力不足
作业现场未配备中和剂(如碳酸氢钠溶液)或冲洗设备,延误化学品伤害救治。
2.4综合性风险评估
2.4.1风险等级划分
2.4.1.1重大风险
高空除锈作业未系安全带、化学除锈时未佩戴防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