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和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一、种群生态学

1.生命表构建与分析:某小型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数据如下(以1年为一个年龄组):0-1岁个体数120,1-2岁85,2-3岁50,3-4岁20,4-5岁5,5岁以上0。假设该种群为动态生命表(跟踪同一cohort存活情况),请计算各年龄组的存活数(lx)、死亡率(qx)、平均寿命(ex),并判断其存活曲线类型(Ⅰ型、Ⅱ型或Ⅲ型)。

2.种群增长模型应用:某昆虫种群在理想环境(资源无限)中,初始数量N?=80,20天后数量N?=1280。(1)计算其周限增长率(λ);(2)若该种群符合连续增长模型,计算内禀增长率(r?);(3)预测40天后的种群数量。

3.Logistic模型验证:某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3000尾,初始数量N?=200尾,瞬时增长率r=0.15/月。(1)写出Logistic增长方程;(2)计算3个月后的种群数量;(3)说明当N=K/2时,种群增长速率的特点。

4.生活史策略比较:比较r-选择与K-选择物种的生态策略差异(从繁殖力、寿命、栖息地稳定性、后代存活率等方面),并各举1例(如昆虫vs.大象)说明其适应环境的机制。

5.扩散的生态意义:2024年某研究团队在秦岭地区将5只人工繁育的朱鹮放归野外,3个月后监测到2只扩散至50公里外的新栖息地。结合此案例,分析扩散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如基因流动、避免资源竞争、种群恢复)。

二、群落生态学

1.物种多样性计算:调查两个山地森林群落的物种多度数据如下(个体数):

-群落A:物种1(50)、物种2(40)、物种3(30)、物种4(20)、物种5(10)

-群落B:物种1(120)、物种2(25)、物种3(15)、物种4(10)、物种5(5)

(1)计算两个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保留2位小数);(2)比较两者的物种多样性差异,并分析可能原因(如干扰强度、资源均匀度)。

2.种间关系分析:高斯实验中,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单独培养时均呈Logistic增长,混合培养时大草履虫被排除。(1)解释“竞争排除原理”的核心内容;(2)若两种草履虫在自然环境中共存,可能的机制有哪些(如资源分配、时间生态位分化)?举例说明。

3.群落演替阶段:以我国南方弃耕农田为例,描述次生演替的一般阶段(至少4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优势物种的生态功能(如固氮、改善土壤结构)及演替驱动因素(如光照、土壤养分、种间竞争)。

4.关键种识别:某珊瑚礁群落中,石斑鱼(顶级捕食者)被过度捕捞后,草食性鱼类(如刺尾鱼)数量激增,导致藻类覆盖度从15%上升至60%,珊瑚覆盖率下降。(1)说明石斑鱼可能的关键种作用;(2)提出3种野外调查方法(如移除实验、功能性状分析)验证其关键种地位。

5.群落结构比较:比较热带雨林与温带草原群落的垂直分层结构(如层次数量、各层优势生物)、物种丰富度及稳定性差异,从气候(温度、降水)和资源可利用性(光照、土壤养分)角度分析原因。

三、生态系统生态学

1.能量流动计算: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数据(单位:kJ·m?2·a?1):

-初级生产者(草)的总初级生产力(GPP)=25000,呼吸消耗(R?)=10000;

-初级消费者(羊)的同化量=3000,呼吸消耗=1200;

-次级消费者(狼)的同化量=300,呼吸消耗=150。

(1)计算初级生产者的净初级生产力(NPP);(2)计算初级消费者的同化效率(同化量/GPP);(3)计算狼与羊之间的林德曼效率(相邻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

2.碳循环干扰:绘制简化的碳循环示意图(标注主要碳库:大气、植被、土壤、海洋、化石燃料;主要过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燃烧、分解、海洋吸收),并说明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砍伐)如何打破碳平衡,导致大气CO?浓度上升。

3.生态系统生产力:某森林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GPP)=1800gC·m?2·a?1,自养呼吸(R?)=700gC·m?2·a?1,异养呼吸(R?)=500gC·m?2·a?1。(1)计算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2)判断该森林是碳源还是碳汇,并解释原因。

4.分解过程实验设计:设计一个控制变量实验,探究凋落物质量(如松针vs.杨树叶)对分解速率的影响。(1)写出实验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处理方法、观测指标);(2)预测实验结果(如分解90%所需时间:松针杨树叶),并从凋落物化学组成(C/N比、木质素含量)角度解释。

5.生态系统服务:(1)定义“生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