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2025年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篇1)
【题干1】《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选项】A.比喻、拟人B.比喻、排比C.拟人、夸张D.排比、夸张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诗句“月照花林皆似霰”中,“似霰”为比喻,将花林比作雪粒;“江流宛转”赋予流水拟人化的动态美。选项B的排比未体现,C的夸张与诗句无关,D的排比和夸张均错误。
【题干2】下列对“建安文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选项】A.代表作家包括曹操、曹丕、曹植B.作品风格刚健豪放
C.代表作品为《诗经》中的《国风》D.文学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诗经》为周代诗歌总集,《国风》属于《诗经》部分,而“建安文学”特指汉末建安年间(196-220年)三曹及建安七子的创作,代表作为《短歌行》《观沧海》等。选项C混淆了文学分期。
【题干3】“之”字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不包括?
【选项】A.结构助词B.动词C.名词D.副词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文言文中“之”主要作结构助词(如“者之”)、名词(如“人”或“事物”)或动词(如“往”),但无副词用法。选项D不符合实际。
【题干4】下列句子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选项】A.他不仅精通英语,还擅长法语
B.她虽然生病了,但坚持完成了作业
C.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提升审美能力
D.通过反复练习,我们掌握了新技能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选项C“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提升审美能力”存在逻辑主语缺失,应改为“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够提升审美能力”。其他选项语序正确。
【题干5】《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主要体现?
【选项】A.自然之美B.人生无常C.家国情怀D.哲理思考
【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此句通过霞光、飞鸟、秋水、长天的动态与静态结合,展现壮丽自然景观,属于典型的自然之美描写。选项B、C、D均偏离诗意。
【题干6】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A.画蛇添足(原意:多此一举)
B.守株待兔(原意:墨守成规)
C.望梅止渴(原意:满足欲望)
D.塞翁失马(原意:祸福相依)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守株待兔”原意是讽刺不主动努力而依赖偶然,选项B中“墨守成规”为“刻舟求剑”的释义,属混淆。其他选项释义正确。
【题干7】《诗经·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修辞手法是?
【选项】A.对偶B.反复C.排比D.借代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参差荇菜”与“参差荇菜”的重复使用构成反复修辞,强调动作的持续。选项A对偶需结构对称,C排比需三个以上分句,D借代需用部分代整体,均不符合。
【题干8】下列属于比喻修辞的是?
【选项】A.春风又绿江南岸(拟人)
B.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
C.感时花溅泪(借代)
D.野火烧不尽(比喻)
【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野火烧不尽”将野草比作难以扑灭的火焰,属于明喻。选项A为拟人,B为夸张,C中“花”代指悲伤,属借代。
【题干9】《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体现的哲理是?
【选项】A.天人合一B.知行合一C.物我两忘D.虚实相生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醉乐”与“醒述”形成行为与认知的统一,体现“知行合一”思想。选项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C为超然物外,D为艺术表现手法,均不契合。
【题干10】文言虚词“乃”在下列句子中含义最接近的是?
【选项】A.乃不知有汉(发语词)
B.学而时习之(副词:于是)
C.乃重于泰山(副词:竟)
D.乃在左右(代词:你)
【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乃重于泰山”中“乃”表转折,意为“竟”,强调出乎意料。选项A为发语词,B为顺承,D为代词,均不适用。
【题干11】《兰亭集序》中“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体现的哲理是?
【选项】A.历史循环B.以古鉴今C.时空相对D.物我合一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此句强调通过历史经验指导当下,即“以古鉴今”。选项A指历史重复,C为时间与空间关系,D为主客体融合,均偏离主题。
【题干12】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A.书非借不读也,借了不读,不如不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选项B“在乎山水之间也”中“也”字多余,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