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初中教学联盟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分)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螳螂捕蝉 B.蜘蛛结网 C.青蛙鸣叫 D.地震爆发
2.(1分)校园的桂花树每年都有一些种子掉到土壤里长出新的桂花树幼苗,这说明生物能()
A.进行呼吸 B.发生变异 C.生长繁殖 D.排出废物
3.(1分)我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气谚语“龟背潮,下雨兆”“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主要运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4.(1分)将显微镜视野中的甲图转为乙图,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A.染色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更换玻片 D.换用高倍物镜
5.(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设计了如图装置,最科学的是()
A. B.
C. D.
6.(1分)下列影响勺嘴鹬(如图所示)的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适宜的气候 B.广阔的滩涂
C.丰富的虾蟹 D.丰沛的水源
7.(1分)有吃虫的鸟、蜘蛛、食草昆虫三种动物,吃虫的鸟和蜘蛛均以食草昆虫为食,吃虫的鸟又以蜘蛛为食,吃虫的鸟和蜘蛛的关系是()
A.竞争和合作 B.合作和捕食
C.竞争和捕食 D.竞争和寄生
8.(1分)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后枫树叶会逐渐变红脱落,这体现了()
A.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适应环境
9.(1分)下列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漓江河 B.漓江河的水
C.漓江河的动物 D.漓江河的植物
10.(1分)“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生产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1.(1分)被铅。镉污染的河水浇灌水稻,这些有害物质会随食物链积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体内铅。镉的含量最多的是()
A.水稻 B.麻雀 C.青蛙 D.水蛇
12.(1分)如图所示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
B.图中的虫、鸟、细菌等属于消费者
C.鸟吃虫,利用了虫体内的全部能量
D.各生物成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13.(1分)人体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A.地球 B.植物 C.太阳 D.食物
14.(1分)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分析正确的是()
A.c代表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
C.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
D.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15.(1分)下列各项中,生物种类及数量最多的地区有可能是()
A.终年积雪的极地 B.干燥的沙漠地带
C.又深又黑的洞穴里 D.温暖湿润的地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15分。
16.(4.5分)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其细微结构,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和显微镜下的视野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要进行对光。具体操作是: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甲图中的[],从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
(2)若甲图中第一级的放大镜头[b]的标识是10×,第二级的放大镜头[a]的标识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3)若使镜筒大幅度升降,应该调节甲图中的[]。若使视野由乙图的①变为②,应该使标本向方向移动。
(4)视野由②变为③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化是:变。若使视野③变为视野④,应转动[]。
17.(3分)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眼睛还是耳朵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和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
实验处理方法
被观察的蝙蝠数量
避开障碍物蝙蝠的百分比(%)
A
不做任何处理
1000
71
B
蒙住蝙蝠的双眼
1000
70
C
蒙住蝙蝠的双耳
1000
35
(1)在上面的实验中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填数字)
(2)实验A在实验中起作用。
(3)在实验A和B中,探究的变量是。
(4)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的。
(5)在实验中我们用于实验的蝙蝠数量比较多,这是为了。
18.(2.5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七校联考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四中教育集团六校联考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陇南州武都区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三).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四).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五).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商务星球版地理期中测试卷(一).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二).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三).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卷(一).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期中测试卷(一).docx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华师大版数学期中测试卷(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