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光华院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VIP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光华院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概述

1.1任务由来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医疗服务辐射成都西部区域10余个市县,

覆盖人口约500万,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以微创技术和老年病综合治

疗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

综合性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综合医院中

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四川省全科医师技能培训基地、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

地;四川省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基地,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和中医药大学

等本科院校的实习基地,多所医科大学的非直属教学医院。

市五医院地处温江老城区,建筑用地不足,周边也没有扩建条件,院内建筑密

度大,就医环境差,与医院定位于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和所承担的医疗服务不相

匹配。目前,医院西区实际占地面积约为59.55亩,医疗及配套总建筑面积约为17.5

万平方米;东区实际占地面积约为31亩,医疗及配套总建筑面积约为2.76万平方

米;北区实际占地面积约为7.82亩,医疗及配套总建筑面积约为0.80万平方米。

编制床位2180张,开放床位2188张。2022年门、急诊261.9万人次,住院9.54万

余人次,手术2.83万人次。受医院用地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制约,与三级甲等综合医

院建设标准相关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改善就医环境,新增院区,增加住

院床位,配置先进医疗设施及设备。

同时,市五医院重大疫情防控储备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亟待提升。医院现有场

地和基础设施条件,不能达到综合医院感染病区、发热门诊单独设置的规范要求,

不能满足战时快速反应、集中救治和物资保障需要,不能满足战时集中隔离、独立

影像检查、三区两通道以及院内独立分区等要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部

分问题和短板。没有独立设置传染病床的功能房屋,难以应对突发重大疫情时的床

位需求,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储备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还需要提升。

市五医院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四川省、成都市关于促进卫生健

康事业发展和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五个

医院”建设,着力构建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

需求,根据相关政策,结合医院实际,编制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十四五”发展

规划》。市五医院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健全现代医院治理体系,

1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光华院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强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医疗、教学、科研、应用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人民群

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为全面推进健康成都建设提供强有

力的支撑。围绕“健康成都”战略,以一院三区为依托着力打造疑难重症救治、老年

健康产业、区域临床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成都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根据成都健康产业功能区规划,温江将形成七大主导产业:生物医药、医学研

究、医疗服务、健康管理、花卉苗木、农业科研、休闲农业。按照“三医融合”的发

展模式,着力打造“三医两养一高地”产业发展定位,全域布局健康产业。

并且,依据温江区城市规划,为满足光华片区医疗服务需求、弥补区域公共医

疗资源不足,在成都医学城范围内东坡大道与五环路相交处规划了一处医疗用地。

温江区城市与产业规划与市五医院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既能为市五医院发展规

划提供合适的空间基础,促进打造成都西部区域市级重大疫情防控和灾难救治基地

医疗中心。又能借助市五医院地域、服务、人才、资本、科研等方面的优势,融入

温江区“三医融合”发展,利于实现“三医两养一高地”产业发展定位和全域布局健康

产业的战略目标。同时,项目作为市五医院“十四五”时期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

行筹划,并已纳入《成都市卫生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

设具体项目当中。

由此,项目被正式提出,本项目建成后为新院区,与老院区分别独立运营。

2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光华院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老院区

6.26km

本项目

图1.1-1本项目与老院区的位置关系

文档评论(0)

zhu_1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