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八年级语文诗词赏析与练习题
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与情感的凝练。八年级阶段的诗词学习,在小学和初一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以及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更能培养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本文将结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探讨诗词赏析的基本方法,并辅以针对性练习,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八年级诗词学习要义与赏析路径
八年级的诗词,题材更为广泛,情感更为丰富,手法也更为多样。从豪情壮志到离愁别绪,从田园风光到边塞烽火,同学们需要逐步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赏析方法。
1.“读”占鳌头,感知音韵:学习诗词,首要在于朗读。通过反复吟咏,感受其平仄韵律、节奏顿挫,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初读知其大概,再读品其韵味,三读悟其深情。
2.“解”字析词,疏通文意:对诗中关键字词、典故、特殊句式要准确理解。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这是深入赏析的基础。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品”味意象,进入意境: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如“月”常与思乡、怀旧相关,“柳”多表离别、挽留之意。要抓住诗中的核心意象,联系上下文,感受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之中。
4.“悟”透情感,把握主旨: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要结合诗人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深入体会诗人在诗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理想抱负或人生感慨,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
5.“赏”析手法,领略匠心:诗人常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赏析这些手法的运用,能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表达效果。
二、经典诗词深度赏析与同步练习
(一)《渡荆门送别》——李白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词句注释:
*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赏析点睛: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漫游途中所作,充满了昂扬的激情与开阔的胸襟。
首联点明此行的目的和路线。“渡远”、“来从”,简洁明快,开启行程。
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历来被誉为炼字炼句的典范。“随”字赋予群山以动态,仿佛它们正随着诗人的行舟,逐渐退去,消失在广阔的原野尽头;“入”字则描绘出长江奔涌向前,流入无垠荒原的壮阔景象。这两句视野开阔,气势雄浑,展现了诗人初出蜀地所见的壮丽山河,也暗寓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颈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转向描写江上夜景与云霞变幻。明月倒映江中,如天外飞来之明镜;云霞变幻,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两句运用比喻,将自然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富有浪漫色彩。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笔锋一转,由景入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前来送行,实则是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的含蓄表达。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曲折动人,余味悠长。
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语言自然流畅,堪称李白早期诗作的代表作。
练习题设计:
1.理解性默写:
*诗中描绘诗人渡过荆门后所见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夜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表达诗人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词含义与作用:
*请赏析颔联中“随”字和“入”字的妙处。
*“大荒”一词在诗中具体指什么?有何表达效果?
3.名句赏析:
*请简要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
4.主旨情感把握:
*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理解性默写: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字词含义与作用:
*“随”字生动地描绘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逐渐消失、退去的动态过程,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则形象地表现了长江奔腾向前,流入广阔荒原的磅礴气势,展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
*“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外研版(孙有中2024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6 My sweet home Period1 Welcome to my home优质课比赛课件.ppt VIP
- 城市遥感知识学习.ppt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工程机械租赁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中药临方炮制的现状及进展.pdf
- 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110-4-2008.pdf VIP
- 水处理生物过程.ppt VIP
- 克莱门特w3000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规定.pdf VIP
- 毕业设计-电动叉车设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