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国人应用斜坡螺钉内固定行枕颈融合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摘要
探讨国人经斜坡螺钉行枕颈融合的影像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60例正常成人颅颈交界区CT影像资料,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斜坡、枕骨髁及相关结构的解剖参数,并模拟斜坡螺钉置入,分析置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斜坡中点高度为(20.12±2.35)mm,宽度为(16.45±1.87)mm;枕骨髁前后径为(22.36±2.58)mm,横径为(15.23±1.64)mm。模拟置钉显示,螺钉可安全置入斜坡,且对周围神经、血管结构无明显影响。结论国人经斜坡螺钉行枕颈融合在影像解剖学上具有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枕颈不稳提供了新的内固定选择。
关键词
枕颈融合;斜坡螺钉;影像解剖学;Mimics软件
一、引言
枕颈不稳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常由先天畸形、创伤、肿瘤等原因引起。枕颈融合术是治疗枕颈不稳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恢复枕颈部的稳定性,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传统的枕颈融合技术如枕骨钉板、寰枢椎螺钉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枕骨形态要求高、置钉空间狭小、解剖异常患者无法有效置钉等。近年来,斜坡螺钉内固定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枕颈融合术提供了新的选择。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国人颅颈交界区的影像解剖学研究,探讨斜坡螺钉内固定行枕颈融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二、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颅颈交界区CT检查的60例正常成人,年龄20-50岁,平均(32.5±8.6)岁。排除标准:枕颈部解剖异常、肿瘤、外伤及感染患者。
2.2数据采集
采用64排螺旋CT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颅颈交界区扫描,扫描参数: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电压120kV,电流250mA。将扫描获得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后续处理。
2.3三维重建及参数测量
在Mimics软件中,利用阈值分割、区域增长等工具对颅颈交界区的骨骼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包括枕骨、寰椎、枢椎及斜坡等。测量斜坡的相关参数,如斜坡中点高度、宽度,斜坡前方软组织厚度;枕骨髁的前后径、横径及内倾角等。同时,模拟直径为3.5mm的斜坡螺钉置入,测量螺钉的内倾角、头倾角及长度等置钉参数。
2.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斜坡及枕骨髁的解剖参数
斜坡中点高度为(20.12±2.35)mm,宽度为(16.45±1.87)mm;斜坡前方软组织最薄处厚度为(3.56±0.84)mm。枕骨髁前后径为(22.36±2.58)mm,横径为(15.23±1.64)mm,内倾角为(15.34±2.15)°。具体测量数据见表1。
测量项目
均值(x±s)
斜坡中点高度(mm)
20.12±2.35
斜坡中点宽度(mm)
16.45±1.87
斜坡前方软组织最薄处厚度(mm)
3.56±0.84
枕骨髁前后径(mm)
22.36±2.58
枕骨髁横径(mm)
15.23±1.64
枕骨髁内倾角(°)
15.34±2.15
3.2斜坡螺钉置钉参数
模拟置钉结果显示,螺钉进钉点至侧块移行中点所在垂线的距离为(2.5±0.6)mm,至中点所在水平线的距离为(2.3±0.7)mm;内倾角为18.4°±1.6°,调整范围为15.0°±2.8°;头倾角为55.6°±3.1°,调整范围为10.4°±2.4°;钉道长度为(53.0±2.8)mm。
3.3置钉安全性分析
在模拟置钉过程中,未发现螺钉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如椎动脉、舌下神经等造成明显压迫或损伤。所有模拟置钉均能安全完成,表明国人经斜坡螺钉行枕颈融合在影像解剖学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四、讨论
枕颈交界区是连接颅脑与脊柱的重要部位,其解剖结构复杂,活动度大,且紧邻脑干、脊髓等重要神经结构。枕颈不稳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有效重建枕颈部的稳定性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斜坡螺钉内固定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枕颈融合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枕骨钉板技术相比,斜坡螺钉不需要依赖枕骨的形态,置钉空间相对较大,对于一些枕骨发育不良或解剖异常的患者也可适用。同时,斜坡螺钉通过与寰椎、枢椎的固定,可形成更稳定的力学结构,增强枕颈融合的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国人颅颈交界区的影像解剖学测量,获得了斜坡及相关结构的详细解剖参数,为斜坡螺钉的置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人斜坡中点的高度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汉英报纸新闻转述方式对比研究——从社会语用学角度.docx
- 镀碳化铬不锈钢双极板表面改性的多维度探究与性能优化.docx
-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抗震性能的深度剖析与优化设计策略.docx
- 揭开面纱: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前瞻性信息披露的驱动因素剖析.docx
- H2S_CO2环境中流速对不同亲水基团咪唑啉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ocx
- 竞合理论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行为的动态演化与策略研究.docx
- 微波水热法制备高性能钨酸锰粉体:工艺优化与性能探究.docx
- 准∧型四能级原子介质中脉冲传播特性的深度剖析与研究.docx
- 基于标杆理论的大型复杂项目质量管理效率动力学研究:机制、影响与策略.docx
- 磷酸活化法制备核桃壳活性炭及其磷酸回收的优化研究.docx
文档评论(0)